用电安全知识的培训教程(企业工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连着你我他 幸福生活靠大家;认认真真、坚持原则出事是偶然的; 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出事是必然的。;1.居家用电安全(宿舍) 2.办公室用电安全 3.工厂用电安全 4.节约用电; 电力是用途最广的能源,它可以燃亮灯泡或推动马达,但它也能导致重大灾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使用电力,方能达到安全效果。在设计及建造电力工程和安装设备时,最重要的工程因素就是要确保人体免受电力伤害。 在电力设备的维修保养方面更是首要考虑因素――除了要防止发生触电外,也要防止因电力而导致的火灾。 ; 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的比例相当大。 以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为例,2011年全国建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其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7.34%。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触电死亡人数1人,而美、??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触电死亡人数才1人。为什么? 据统计,电气火灾约占全部火灾的20%。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例如,去年北京市发生的5000多起火灾中,电气火灾居首位,已成为最大的火灾隐患。;电对人体的伤害;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1)电流值大小(工频);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2)电流持续时间;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3)电流途径;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4)电流种类;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5)个体特征;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常识;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在24V,甚至12V以下;没问题;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不接触 低压带电体 ;安全用电常识;保 持 绝 缘 部 分 干 燥;使用金属外壳的电器一定要接地,特别是水泵、冰箱、移动电动工具等。;1.1 触电的种类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 所造成的人体外伤。 ;1.2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 (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的伤害;1.3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所示。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 ;1、单相触电;2、双相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2.2 安全用具; 2. 绝缘靴 也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带电操作高压或低压电气设备时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 3.绝缘棒 又称绝缘杆、操作杆或拉闸杆,用电木、胶木、塑料、环氧玻璃布棒等材料制成. 结构如图所示。主要包括: 1 工作部分、2 绝缘部分、3 握手部分、 4 保护环。;三、触电原因;3.1触电的预防;2.间接触电的预防 (1)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 (2)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怎么办?;怎 么 了 ?; 3. 2 触电急救 1 触电的现场抢救 1.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现场远离开关或不具备关断电源的条件,救护者可站在干 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衣服将其拉离电源. ;(2)如触电发生在火线与大地间,可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地面,或用干燥木板将人体与地面隔开,再设法关断电源. (3)如手边有绝缘导线,可先将一端良好接地,另一端与触电者所接触的带电体相接,将该相电源对地短路. (4)也可用手头的刀、斧、锄等带绝缘柄的工具,将电线砍断或撬断。; 2.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应静卧休息,并请医生救治。 (3)触电者无知觉,有呼吸、心跳。在请医生的同时,应施行人工呼吸。 (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如呼吸、心跳均停止,则须同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3.3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 3.吹气时要捏紧鼻孔,紧贴嘴巴,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