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知识点
1. 作者简介2. 相关背景3. 主要内容
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称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2相关背景
古人曾把风筝叫做“纸鹞(yào)”或“纸鸢”,是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放飞时真的像一只雄鹰在空中翱(áo)翔。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无论是工艺造型,还是艺术特色,风筝都充分表现了人们的艺术情趣和美好向往,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3主要内容
《绝句》: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理想的翅膀》知识点
1. 作者简介2. 相关背景3. 主要内容4. 中心句
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邓海南,1955年出生,江苏泰兴人。当过士兵、工人、编辑和记者。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相关背景
风筝,也叫“纸鸢”,民间玩具。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纸系以长线,玩时利用风力升入空中。造型有兽、鸟、虫、鱼等。相传为汉初韩信所做。五代时,人们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名。
3主要内容
本文描绘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了不同样式的风筝,并将风筝放飞上天的情景,表现了春日的童趣,也表达了孩子们远大的理想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4中心句
全文的中心句是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这一句统领全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雨点》知识点
1. 相关背景2. 写作思路3. 主要内容
1相关背景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装。这种服饰不但方便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2写作思路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两条思路写。一为达丽玛“走神”——“知错后悔”——“发誓”——“专心”。二为乌汉娜老师“发现”、“补课”——“放心”——“护送”。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3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乌汉娜老师为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护送她回家的事,赞扬了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这位学生的祟高的职业道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知识点
1. 作者简介2. 相关背景3. 主要内容4. 分段及段意
1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丰。布丰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丰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2相关背景
松鼠体长约20~28厘米,体背面棕褐色,有时连四肢内侧都呈栗色,尾巴差不多与身体一样长。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它的身体细长,皮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它的听觉和视觉都很好,行动敏捷、灵活。
3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介绍松鼠的外形、性格、行为三方面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展示了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读者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分段及段意
课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段是总括的话,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说明松鼠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第二部分(第2段),这一段承接上文,具体描述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主要写了松鼠的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3段),从它机灵的动作和生活习性,写出它是一种活泼、有趣、驯良的小动物,加深了“讨人喜欢”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层(第4段),写松鼠乖巧的习性。介绍松鼠过水的动作、不冬眠、十分警觉、跑跳轻快、叫声响亮。松鼠搭窝过程科学,顺序准确。 第二层(第5段),写松鼠搭窝的方法。描述搭窝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以及窝口的设计,生动地表明松鼠的灵性。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写松鼠的多产,毛的色泽,肉、毛、皮的用处,说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补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