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总体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论:空机重量(或结构重量)增加/减少10%,导致飞机起飞重量增加/减少10%以上,这就是重量的“杠杆效应”,也称为“雪球效应”。 II. 说明 (1) 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 W0的初值一般可取为Wp 的5倍,迭代精度一般取为1‰。 (3) 可以对多项指标(重量、航程、耗油率……)进行权衡处理。 (4) 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对重量的“杠杆效应”进行分析: 设:Wp = 4899kg(10800lb); Kf = Wf /W0 = 0.36, Kst = Wst /W0 = 0.28, Ken = Wen /W0 = 0.08, Keq = Weq /W0 = 0.08, Kp = Wp /W0 。 由于 W0 = Wp + Wf + We = Wp + Wf + Wst + Wen + Weq 所以 Kp + Kf + Kst + Ken + Keq =1 Kp =1-(Kf + Kst + Ken + Keq) =1-(0.36+0.28+0.08+0.08) = 0.20 W0 = Wp/Kp = 4899/0.20 = 24495(kg) 如果结构重量系数增加10%,其他参数不变,则 Kst1 = 1.1×0.28 = 0.308 Kp1 = 1-(0.36+0.308+0.08+0.08) = 0.172 W01 = Wp/Kp1 = 4899/0.172 = 28483 (kg) ΔW01/W0 = (W01–W0)/W0 = (28483 – 24995) / 24995 = 16.3% 如果结构重量系数减小10%,其他参数不变,则 Kst2 = 0.9×0.28 = 0.252 Kp2 = 1-(0.36+0.252+0.08+0.08) = 0.228 W02 = Wp/Kp2 = 4899/0.228 = 21487 (kg) ΔW02/W0 = (W02–W0)/W0 = (21487 – 24995) / 24995 = -12.3% 2.4 翼载荷和推重比的确定 2.4.1 翼载荷和推重比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飞机的阻力系数: 其中:CD0 为零升阻力(废阻力)系数,CL 为升力系数;K为诱导阻力因子,A为机翼展弦比,e为奥斯瓦尔德效率因子。 发动机的推力特性(涡喷): 其中: 为速度v、高度H的推重比 为0速度、0高度的推重比 为速度特性系数: σ 为空气的相对密度: (1) 翼载荷、推重比对最大平飞速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推重比和翼载荷越大,最大平飞速度越大。 基本方程: (2) 推重比对静升限的影响 其中: 所以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时,推重比越大,则相对密度越小,即飞机的静升限越高。 (3) 翼载荷、推重比对起飞滑跑距离的影响 基本方程 Ta 为起飞平均推力,Ta=0.9T0 显然,其他条件不变时,推重比越大,翼载荷越小,则起飞滑跑距离越短。 其中: 为跑道的滚动摩擦阻力系数, 为起飞平均推重比, (4) 翼载荷对着陆距离的影响 基本方程 显然,其他条件不变时,翼载荷越小,则着陆速度越小,着陆滑跑距离越短。 推重比(T/W)和翼载(W/S)是影响飞机性能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在初始设计阶段,对推重比和翼载荷要进行基本可信的估计,否则,优化后的飞机会与初始设计相差太远,不得不重新设计。 推重比和翼载荷是相互影响的,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一般不能独立求解。 由于We /W0随起飞重量W0的增加而减小,所以C0。 采用变后掠翼时, We /W0会增加;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时, We /W0会减小。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