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3课) ——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2、外交环境恶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3、打开外交新局面 (24课)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24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外交部长,他以非凡的人格魅力与高超的外交智慧,为新中国谱写了一部光辉伟大的红色外交史。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 (1949---1955) 第23课 思 考 题 1.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有何意义? 2.“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 3.新中国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1949-1955) 4.“求同存异中“同”和“异”分别是什么意思? 昨日的思考 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 共同探究 屈辱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问题1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 屈辱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 在华一切特权, 平等互利 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 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矛 盾? 不矛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无原则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问题2 矛 盾?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自自主的是 A “另起炉灶” B 团结世界人民 C “一边倒”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学以致用 二、建国初期外交成就(1949-50年代中期) 问题3 1、1949-1950,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五大国身份) 4、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异”指的是什么? 2、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亚非国家所起到什么作用?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同:①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 ②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③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见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思考题 “万隆精神” 团结 和平 友谊 问题四 求 同 存 异 4、新中国第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秋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习题: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3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ppt
-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力与民族交融 检测.ppt
- 一年级上册品德《2.认识新朋友》.ppt
- 二年级上册音乐3阿凡提骑驴.ppt
- 二年级下册语文25成功的路.ppt
- 广东省惠州市惠港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材料作文审题训练.ppt
-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天的生活用水.ppt
- 必修三文化生活3.2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pptx
- 一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Clothes Lesson 2.pptx
- 2018年秋九年级英语全册练习手册Unit 14.ppt
- 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 1《Feeling Sick》.ppt
- 六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Lesson 14 Li Ming's Summer Holiday.ppt
- 数学七上6.2《普查和抽样调查》.ppt
- 第二十二章第1节能源.ppt
-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0单元 课题2酸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ppt
-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4《词三首(一)——声声慢》.ppt
- 专题17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
-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习题:专题一 运动图像分析及速度计算.ppt
-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23 周亚夫军细柳.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