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代陶俑艺术价值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州汉代陶俑艺术价值初探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文章在立足徐州汉代陶俑的研究,通过对出土器物的实地考察,在造型设计、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剖析,从艺术价值上阐述了对研究徐州地区汉代造型艺术的重要作用,对地方雕塑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徐州;汉代;陶俑;艺术价值   K87A1005-5312(2012)12-0094-01   陶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的多处文明遗存中均有所发现。虽然它的起源问题还有待商榷,然而由于其文化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差异性,使得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陶俑情有独钟,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古代陶俑其历史生产周期之长、地域分布之广、蕴藏数量之多、样式品类之全,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独领风骚的,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汉代陶俑是中国陶俑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艺术成就很高,也备受世人瞩目。汉代陶俑的制作因产地和年代的不同,也表现出明显地域特征与时代风貌。徐州作为西汉时期重要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近几十年来,在该地区范围内出土的陶俑数量众多,型制多样,其中有众所周知的狮子山楚王陵的兵马俑、驮篮山汉墓的乐舞俑、北洞山的彩绘仪仗俑,还有大量各类中型墓葬中出土的陶俑,这些陶俑具备典型的汉代器物造型特征,同时也融合了地域画的艺术气质,对我们研究徐州两汉文化和地域风俗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一、造型设计   为了能准确表达徐州汉代陶俑的内容和实质,全面概括其性质和内涵,我们将其造型设计大体分为兵俑、仪仗俑、乐舞俑和侍俑为主的四类。   1.兵马俑。主要出土于狮子山汉墓的陪葬俑坑中,又可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以军阵形式出现,狮子山兵马俑相较于秦代陶俑,体量相比秦俑要小得多,但基本合乎人体比例,雕塑技法略显简约,其五官衣着均有章可循,人物的形体端正,动作收敛,面部表情平静含蓄。尽管因为造型多为模制而忽略细节,但通过排列的秩序和数量的优势,仍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静态力场。   2.仪仗俑。此类俑以北洞山汉墓墓道所出222件彩绘俑为最。陶俑色彩艳丽,造型简洁,栩栩如生,其特点是皆为立姿,足登翘首履,戴帽或束发着冠,外衣彩绘繁复,线条流畅飘逸;俑的神情皆端庄严肃,面貌各异,表情生动;通过多种颜色的和谐搭配来表现人物的衣着特店,而毫发毕现的描绘则刻画出千人千面的个性特征。   3.乐舞俑。分乐俑和舞俑两种,其中以驮篮山汉墓乐俑组合俑最精彩。其组合形式为四人抚瑟,四人击磬,两人吹奏,均为坐式,表情专注,似乎正专心十乐器的演奏中;另有八名舞俑,有单袖、双袖舞俑两种,两人一组,均为立姿,穿绕襟深衣,单袖舞俑则左臂附于体侧,右臂上举齐额;双袖舞俑双袖上抛,身体向左前倾,呈现扭动的优美的S形,整体组合使人感受到乐舞统一、协调的律动之美。   4.侍俑。此类俑数量多,随葬范围广,不单是大型王陵有发现,更多在徐州地区的中小型汉墓中均普遍存在。俑的型制较为单一,有立俑和坐俑两种类型,脸部呈倒三角形或椭圆形立姿均为拱手状,头戴冠或向后挽发结髻,身着长衣,衣摆呈喇叭形,不仅增加了形体的稳定性也更具挺秀之感。   徐州出土的汉代陶俑,形象上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征,是一种具有明确塑造对象和创作目的的制品,也是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品。它在彰显墓主生前的富贵,营造死后哀荣的同时,也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要求。   二、制作工艺   关于汉代陶俑制作方法,己有学者进行详细论述,徐州陶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制作表现方法基本相同,但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徐州陶俑的质地以灰陶、泥质红陶为主,也有少部分夹砂灰陶,灰陶应为温度较高的还原气氛烧成,红陶则为氧化低温烧制。其过程是一般先对陶土进行淘洗沉淀,然后进行揉练、制作,当胎体晾干后,再入窑经800至1000摄氏度烧成;为保证烧造成功率,胎体上多用尖状工具戳透若干小孔,以利通气散热;素烧好的陶俑出窑后还有一道彩绘工序,即在灰色的陶俑上施以多种颜料加彩,颜料干燥后直接使用,因而也导致部分颜色较容易脱落。   徐州出土的西汉陶俑的成型方法基本采用捏塑、模制的方法为主。捏塑主要用于早期部分实心陶俑或形制特殊的陶俑,如驮篮山汉墓的乐舞俑,在衣裙样式以及面部轮廓上均采用手工捏塑成型塑造便捷,造型准确;模制则是先捏塑出典型样式作为标准模,然后利用陶泥翻制出外范,是将俑头、躯干、双臂和腿足等部分,分别翻制成中空的腔体,在半干前用半湿泥将它们粘合起来,为便于俑体的拼装,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