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 5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图版复习巩固第六篇.docxVIP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 5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图版复习巩固第六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 5 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图版复习巩固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民报》 B、《申报》 C、《时务报》 D、《新闻时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礼服成为官员的礼服,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辛亥革命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小张是20世纪初居住在上海的新国民,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 ) A、在电影院看了一会电影感到没意思,就到街上的照相馆照了一张相 B、照相时他把身上的中山装脱下来,换上了一身时髦的西装 C、走出照相馆,他看到一些人手里拿着剪刀在剪男人的长辫子 D、当他在街上闲逛时,遇到了当县长的邻居王大发就打声招呼:“王老爷,您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女子可以不缠足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社会习俗也朝着民主、自由的方向发展,下列符合这种趋势的习俗是( ) A、见面行跪拜礼 B、女子缠足 C、见面称呼“老爷”、“大人” D、学校开始招收较多女学生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电报 B、电影 C、报纸 D、轮船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有( ) ①男子剪掉长辫 ②鞠躬、握手礼逐渐代替跪拜礼 ③女子渐渐不缠足 ④“先生”称呼逐渐取代“老爷”“大人”的称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人们见面打招呼时称呼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 A、博爱思想 B、平等思想 C、自由思想 D、爱国思想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 ) A、清朝前期 B、清朝后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 B、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C、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 D、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上海的某官员。你不可能( ) A、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B、做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答案】: 【解析】: 第15题【问答题】 根据图片,说一说它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作用。 (1) (2) A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申报》1892年创办于上海的中文报纸《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906年由中国人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办了77年。被称为中国近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答案】: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