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污染修复.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污染修复 物实验室 土壤——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是许多不同微生物的栖息地,包括细菌、真菌、病毒都存在于土壤中。土壤的各种特性使得土壤成为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天然培养基,极为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1.养分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等。 2.水分和氧气 土壤富含足量水分供微生物生长所需。土壤水分的存在又影响土壤中氧气的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分布情况。 3.pH 土壤的pH值范围在3.5~10.0,多数在5.5~8.5。而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应生长pH也在这一范围。 4.温度 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这一特性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如夏季土壤温度比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土壤温度又比空气温度高。土壤的温度范围恰是中温性和低温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 5.保护层 土壤表层土一般只有几毫米,含量少但作用巨大,因为土壤表层土是微生物的天然保护伞,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以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是极其丰富的,种类齐全、数量多,是主要的微生物源。 1.土壤微生物区分法 土壤微生物区分法是由俄国土壤微生物学家C.H.维诺格拉斯基提出的,并由后人不断发展。此区分法将土壤微生物分为以下三类。 (1)土著微生物或天然微生物 一般指土壤中天然具有的微生物,其中包括革兰氏阳性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丛霉等。 (2)发酵微生物 发酵微生物一般在土壤中有新鲜有机质加入,并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出现。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酵母菌,以及芽孢杆菌、链霉菌、根霉、曲霉、木霉、镰刀霉等。 (3)暂居微生物 暂居微生物是不适合在土壤中长期生存的微生物,它们一般由外来物带入土壤之中的。如植物残体上带有的病原菌。 2.土壤微生物类群 土壤微生物主要分为土壤细菌、土壤放线菌、土壤真菌、土壤藻类和土壤原生动物5大类群。 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土壤细菌包括土壤自养细菌(soil autotrophic bacteria)和土壤异养细菌(soil heterotrophic bacteria)。自养细菌能直接利用光能或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并能同化二氧化碳,进行营养,如硝化细菌、硫黄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异养细菌从有机物中获取能源和碳源。对农业生产来说,土壤细菌又可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有益的如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有害的如反硝化细菌。 土壤细菌 土壤放线菌是指在形态学特征上是细菌和真菌间过渡的单细胞微生物,数量仅次于土壤细菌。具有直径0.5-0.8μm呈分枝状的菌丝。典型丝状放线菌主要属于链霉菌属(Strephomyce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两类。均属好气性异养型,能够广泛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等含碳和含氮化合物。最适pH6.8-7.5,最适温度25-30℃。农田土壤中检出的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属。 土壤放线菌 土壤真菌(soil fungi)是指土壤中具有真核细胞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分枝丝状体或单细胞个体,属真核生物。土壤真菌以土壤作为活动场所完成其全部或部分生活史。常见者有藻菌纲(Phycomycetes)、子囊菌纲(Ascomyc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及有性世代不明的半知菌属(Fungi imperfecti)等。 土壤真菌 土壤藻类:土壤中有许多藻类,其中大部分是单细胞的硅藻、单细胞或丝状体的绿藻和蓝澡(蓝细菌)。藻类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土壤中有机矿物质的流失,并通过利用有机矿物质合成必须物质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一部分藻类还能够在土壤中分泌粘液,板结土壤,有效防止土壤流失。 土壤藻类 土壤原生动物一般可通过其营养类型分为以下三类。 (1)自养型类群 少量原生动物能够营光合作用,体内含有叶绿素,能够将简单的无机物质合成复杂的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质。 (2)腐食性类群 以土壤中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残体中含有的有机物质为食,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释放其中的可溶解性养分。 (3)食菌性类群 土壤中的大多数原生动物如肉足虫、纤毛虫等都能以细菌为食,甚至以其他小型原生动物为食。 土壤中原生动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使营养物质更加适合植物生长的需要,同时也能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降解,增加土壤肥力。 土壤原生动物 土壤环境与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人类利用和改造土壤的同时,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目前人们较为关心的土壤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人类大规模生产、生活活动改变了影响土壤发育的生态环境,使土壤本身的自然循环状态受到影响或破坏。如人类对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的破坏引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