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图书畅销调查 在图书市场,为什么有的书畅销百万,但大部分作品却被束之高阁,滞销蒙尘?一部作品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实力作家生计无忧,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鉴于此,我们结合本年度的调查结果,再次撰写畅销书启示录,但愿对当下陷于市场困境的作家有所帮助,对出版界人士有所启示。 一畅销成常销 2008年度,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及安妮宝贝的部分作品,以及名家名作如傅雷的《傅雷家书》、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杨绛的《我们仨》、陈丹青的《退步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王安忆的《长恨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曾经的畅销书,到现在每个月还能卖掉近千本甚至更多,由畅销变得常销。 二实用是王道 2008年,生活类图书颇为畅销。 《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新编家常菜谱》的热销,说明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通过图书快速获取生活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而引发读者共鸣的一些职场小说,如《圈子圈套》《杜拉拉升职记》《输赢》等描述职场争斗、揭露职场内幕的小说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多程度上,也与它的实用性有关。 比教材好看、比小说有用。 三单本变系列 在目前的图书市场,销量每年超过5万册的图书数量并不多见,达到10万册的屈指可数,发行过百万的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一旦某部作品成为畅销书,出版者和作者通常会迅速反应,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将单本变成系列,此举近年尤为明显,《藏地密码》《藏獒》《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系列畅销书莫不如此。 图书的这种复制性与影视剧没有实质的区别,都是大众文化生产的本质特征。 四作家明星化 当影坛大哥成龙都成为于丹的粉丝时,作家的明星化就成为一种巨大的市场优势,其其庞大的粉丝群体就是她的目标或潜在读者,这就是为什么于丹的作品起印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原因。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50名各年龄段读者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表示,自己如果喜欢某位作家,那么,无论他出什么作品都会购买。 五深度冲击波 一本书要想畅销,除了作品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之外,和它的出版者也是密不可分。 颇为有趣的是,在中国出版界,有几位姓名中带波字的出版者,正好构成了中国出版界的深度冲击波金丽红与黎波、路金波、沈浩波、张小波、安波舜等。 这些图书策划人对于读者的研究,常常细化到谁会买这部书?可能买多少?对于作者的考量,深入到他写东西之前是否做过长期准备是否对自己作品倾注全部情感。 作品出版时,封面和广告词,纸张和版式,定价和消费群,都在研究的范畴。 而一旦作品出版,就会用各种方法去推广、宣传,使其赢得市场。 调查手记 文化消费严重不足,书市发展遭遇诸多挑战 今年上半年,中国图书市场并未有令人惊叹的亮点,反而出现不少微妙的变化。 这些变化和年初的雪灾及八月的奥运或多或少有关。 各种原因导致人工、纸张、油墨、运费上涨,随之而来的是书价上涨,去年定价20元的书,今年同等厚度要卖到28至32元,涨价幅度已经超过了40。 原来是印刷厂先垫资买纸印刷,印完才付款;现在,是出版社先买纸交给印刷厂才开印。 北京蜜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张业宏告诉我们去年的图书平均价格在25至28元之间,按目前的趋势,估计不久后将突破30元。 文艺类的价格还好,社科书平均价格已经达到35元。 图书涨价带来的矛盾心态同样值得注意,据上海书城反映,还有不少读者专门到书城看书抄书名,然后去网上享受折扣书价,直接掏钱买书的人较以往少。 而我们调查时发现,很多被出版界人士认为是购书主力的目标读者群,事实上很少买书。 不少人人选择更为快捷的阅读方式在网上下载电子书,然后通过手机、3\4等载体阅读。 安庆师范学院一位学生告诉我们,在他们学校,这种电子化阅读十分火爆,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价格低廉,到网吧下载小说,一个小时可以下载部,但是需要支付的费用,只是每小时2-3元的上网费而已,这比买盗版图书还便宜;其次,手机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并且操作简单,晚上寝室熄灯之后,打开手机看小说,还是蛮爽的,该同学说,如果是纸质图书,黑灯瞎火的你让我怎么看? 而青少年读物的常销程度则令人吃惊,在作家富豪榜的25位作家中,青春读物占据了财富的半壁江山。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同等的消费能力下,花30元钱吃一顿快餐或者打一次出租车时,很多人会觉得物有所值,若用相同的价钱买一本书,却往往心有不甘。 由此可见,公众在选择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时,往往更倾向于物质消费,这是否也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物质消费极大丰富的背后,大众的文化消费意识不足、消费观念严重滞后的现实?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均达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总量应为10900亿元。 但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