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昨夜西风凋碧树——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解说之一
俞晓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自1904年面世以来,研究者甚多。在研究所切入的角度、对该文观点的诠释维度和成就高下的评价程度诸方面,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了共识,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的批评专著,它建立了一个严谨缜密的批评体系;
2、它试图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说《红楼梦》的精神,将作品当作叔本华哲学观念的图解和佐证,见解难免牵强生硬之处;
3、它敏锐指出和高度评价了《红楼梦》的美学价值,认为该作品是“悲剧中之悲剧”,具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所从未有过的悲剧精神;
4、它提出了一种辨妄求真的考证精神,指破旧红学猜谜附会、索隐本事之谬误,为新红学的研究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途径。①
在作出以上这些洽合《红楼梦评论》精髓的认识的同时,一些学者往往将目光投注到对该文所蕴涵的西方哲学与美学观念的追索、阐释和评价中,而对文中大量存在的用典取譬、引经征史的文字义涵较为忽略,甚至有因错解词义而致观点与阐述之谬误者。从语言的诠释出发,以求对文本作全面、准确的解读,应是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愿避实就虚,就往者所忽视的方面作些微的疏理研读,寻求其中况味,并述诸文字,权作《红楼梦评论》研究中的一个小小的补说。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
老子之语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有学者以为“贵”和“大患”与“宠”和“辱”一样,都是从对举的意义上提出来的②。非是。
“宠辱若惊”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贵大患若身”是说看重大患就和看重自身一样。得宠者相对宠者而言是居其下的人,故而得宠和失宠都感到惊恐不安。而人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自身;如果没有自身,又会有什么祸患?看重自身而去为天下,就可以把天下寄予与他;爱惜自身去为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谈的是他的为人之道。他将世人的受宠与受辱等同看待,认为如果对宠辱加身感到惊恐不安,反应强烈,就说明他的私欲明显存在,而人如果欲念利心太重,其大患也必定“反之于身”(王弼语),其大祸也必定及于己身。但人如果弃私去欲,无我无身,又何来祸患?人若无“自我”、轻宠辱而傲然立世,这种“无身”反而成了“有身”,也即“贵身”。重祸患、惜自身者去为天下,天下自然可以寄托于他了。
庄子之语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文后还有“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数句.意谓大自然赋予形体来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来使我劳作,用衰老来使我安逸,用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善使我生的就是善使我死的。《大宗师》主旨在阐论对生命的认识。庄子认为,万物生命与道的生命一样,是无始无终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的生与死不过如昼夜相代一般,不必乐生悲死,而应“知生死存亡之一体”,人的死是突破了“小我”之限,而成为与天地万物同体的“大我”;如此,则人亦不必自私用智,妄生是非了。大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者,正是使我善生善死的造化之功。人如果能效法大宗师,“安时而处顺”,凡事顺其自然,不加任何人为因素,则是与道同体,与天同性,与命同化了。
王国维在文章开篇即引老庄之语作为申论的出发点,应该是有其丰厚的内涵的。他将老子的“患”解为“忧患”,将庄子的“劳”用作“劳苦”,举为与“生命”相生相依、无法离弃的东西,认为“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生,即生命、生存,此处也指生活。人有了生命的形体,便思求维持生活的基本条件如饮、食、衣、住等,进而图婚育以保存自己,延续种姓,然后一步步建起群体、国家,立国君,建法律、学校、警察、军队,以保护种姓平安生活,各遂其欲而不相侵害。人类对生活用力其勤,设计周全,忧患劳苦相伴始终,生活本质何在?王国维概述了人类文化之起源与普遍进程,进而引出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思考:“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人的欲望无穷,无法满足,于是产生种种苦痛;如果所有欲望得以实现,则又会滋生倦厌之心。而人生便如钟摆一般往复于苦痛与倦厌之间。王国维由此得出结论:“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
《静安文集?自序》中曾言《红楼梦评论》的立论“全在叔氏之立脚地”,研究者多据此申论文中的叔本华哲学之谬误种种③。事实上,该文并非全以叔氏理论为依据。王国维所言之“欲”虽源于叔本华“唯意志论”中的“欲”说,然此概念的背后不能不有老庄哲学观念的存在。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原就融古通今,学贯中西,为文亦显其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吉林20132014学年度高一化学下学期(理科)期末试题解析卷[好打印12页].doc
- 新酷睿i5芯4G内存 联想V470A独显本.doc
- 新课染色体变异.doc
-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docx
- 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选修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doc
- 新西兰醇真乳品和爱恩思品牌最新消息.docx
- 施200222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测量记录.doc
- 施宏伟个人简历.doc
- 施工企业复习题(1).doc
- 施工图设计标准菜单824.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