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牤牛河设计洪水计算书
1 概述
牤牛河发源于东营燕子沟,在大屯乡大屯村汇入兴洲河,流域面积344.76km2,河流长度33.5km。窟窿山水库坝址在滦平县城南7.5km处的安匠屯乡铧子炉村,水库以上控制面积142.2km2,占全河流域面积的41.2%,窟窿山水库大坝以上主河道长22km,河道平均坡降20.3‰。因坡陡流急、汛期洪水迅猛而得名“牤牛河”。牤牛河由南至北纵贯滦平县城,是滦平县城区主要行洪河道。
线路于大屯乡营房村南侧约400m处跨越牤牛河,位于牤牛河入汇兴洲河河口上游约700m,根据《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报告》,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终止点为国道112公路桥,该桥所处位置位于线路跨越牤牛河断面下游约500m,该段河道治理在原有河堤基础上修建防洪堤和平整河道,迎水面采用浆砌石仰斜式挡土墙,迎水坡边坡1:0.25,背水坡边坡1:0.15,顶宽1.1m,高5m,底宽1.85m;外边坡1:2。防洪堤内填筑砂砾石,采用浆砌石护岸。该段河道治理后,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2 设计洪峰流量
2.1设计暴雨
根据《承德地区水文实用图集》,由“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图”和“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3日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图”,断面以上流域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位于70mm与80mm等值线之间,年最大3日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位于80mm与85mm等值线之间,由此可见该流域的暴雨集中在1日,采用1日设计暴雨进行洪水计算符合该地区暴雨洪水特点。根据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等值线查得牤牛河流域最大24小时降雨量平均值为:
H1=75(mm)
由“河北省承德地区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得:
Cv1=0.40,
24小时Cv值的折算系数为1.11。
Cv1 = Cv1×1.11=0.44;
Cs1/Cv1 = 3.5;
由“P-Ⅲ型曲线Kp值表(Cv=3.5)”查得最大24小时降雨量Kp值:
P = 1﹪,Kp = 2.48;
P = 2﹪,Kp = 2.21;
P = 3.33﹪,Kp = 2.02;
P = 20﹪, Kp = 1.301;
牤牛河流域各频率24小时设计暴雨量为:
P = 1﹪,H1% = 80×2.48 = 198.4(mm);
P = 2﹪,H3.33% = 80×2.21 = 176.8(mm);
P = 3.33﹪,H3.33% = 80×2.02 = 161.6(mm);
P = 20﹪,H20% = 80×1.301 = 104.1(mm);
牤牛河流域位于燕山迎风区,计算区间流域面积202km2,查“各区不同历时点面折减系数表”,最大24小时点面折减系数为0.92:
点面折算后,流域设计面暴雨量H为:
频率
流域24小时设计面暴雨量H
P = 1﹪
198.4×0.92=1
P = 2﹪
176.8×0.92=1
P = 3.33﹪
161.6×0.92=1
P = 20﹪
104.1×0.92=95.8
2.2河道长度/流域面积
根据《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报告》,自窟窿山水库至国道112公路桥区间流域面积为202km2。根据1:50000地形图量算,主河道长度为14.306km,按等高线量算流域主河道比降,区间流域图见图2.2-1,比降量算表见2.2-1
图2.2-1 窟窿山水库至线路跨越断面区间流域图
表2.2-1 窟窿山水库至牤牛河区间流域主河道比降量算表
序号
间距(m)
高程(m)
1
811.7
440
2
1110.4
450
3
1351.2
460
4
882.3
470
5
1587.8
480
6
993.4
490
7
1507.8
500
8
2279.5
510
9
1295.6
530
10
351.4
540
11
1387.7
550
12
637.4
600
13
109.7
650
14
690
总长度
14306
比降
9.599‰
2.3区间设计洪峰流量
分别采用《承德水文图集》中的合理化公式法和水利部科研院法计算线路跨越水文断面100年一遇、50年一遇、30年一遇和5年一遇的设计洪峰流量。
2.3.1 合理公式法
根据《承德水文手册》,计算洪峰流量的合理公式如下:
Q1%=0.278(i-μ)F (1)
i= Sp /τn (2)
v=0.278L/τ (3)
上式中:Q1%——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m3/s);
0.278——单位换标系数;
i——暴雨强度(mm/h);
μ——产流历时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