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文学概论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四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第五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第六章神话 第七章民间传说 第八章民间故事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概念 一、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 二、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围 三、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 第二节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 民间文学这个名称是由民俗学演变而来的。 最早提出“民间文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他所说的“民俗学”(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智识”(The Learing of the people)。他说,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e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他的这段论述,含有很重的民间文学成份。 后来,英国的班尼(C·S·Burne)在她的《民俗学概论》的专著中又很明确地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Beliees),习惯(Customs),故事(Stories),歌谣(Songs),俚语(Sayfngs)等流行于民间的文化事象。很显然,这些文化事象中的许多品类,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民间文学的样式。 这种理论的提出,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使他们各自又作了种种解释。在美国和前苏联,对“民俗学”一词的研究主要是指口头文学或口头创作,近似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到“五四”运动时期,则有更多的学者从事“民俗学”的研究,但名称尚未统一,有的叫“民俗学”,有的叫“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的概念在学术界已经逐步明朗化。 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发刊词明确指出:“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对全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同时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我们要用较多的篇幅来刊载各族人民口头创作。……还要刊载一些与民间口头文学有关的民俗历史资料。”至此“民间文学”这个专门称谓便普遍运行于我国文艺界和学术界,并名正言顺地步入高等院校专业的殿堂。 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人们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一个集体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 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 《梁祝》、《白蛇传》 民间故事 《狼外婆》、《叶限》、 机智人物故事、巧媳妇故事 民间长诗 汉乐府的《陌上桑》、《古焦仲卿妻》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明清以来的《阿诗玛》、《哭嫁歌》 民间歌谣 情歌、时政歌、儿歌等 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 民间说唱 相声、评书、快板等 民间小戏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 安徽黄梅调《打猪草》 广西彩调《王三打鸟》 第二节、学习的目的 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 2、增进我们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和中国历史的了解 3、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知识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表现: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表现 :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一系列的口头表现方法 2、口头性的形成和发展 三、变异性 1、变异性的表现 2、变异性的形成原因::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 历史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社会环境的差异 四、传承性 1、传承性的表现 2、传承性的形成 第三讲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第一节 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一、题材与思想内容方面 二、艺术形式与语言方面 莫言《用耳朵倾听》 第二节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一、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和再创作 二、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歪曲和损害 第四讲 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 1、它是人民劳动生产的伙伴 2、它是人民进行斗争的武器 3、它是人民自我教育的生动教材 4、它是民间社交娱乐的工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