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2008-07-19 12:50:49来自:breezecnlady(my love is fairer than any.)
--聂茜*张福昌*宫崎清*(*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江南大学教授*日本千叶大学教授)
Qian Nie,Master,Fu-chang Zhang,Professor,and Kiyoshi Miyazaki,Professor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and Chiba University of Japan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的设计艺术教育领域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适应我国设计艺术发展需要,如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Abstract:The article is attempted to analyse some the extant questions in the artistic education domain of our country design at present.In order to suit ourcountry design art develops needs for from now on,and how to form art that has China characteristic design education and has put forward some idea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思考
Keywords:art design,education,consideration
人类的技艺传承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可以说是和艺术的历史同样悠久,而近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如果我国以1904年颁布执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我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开端的话,我国正规的艺术教育亦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受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壹、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西方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经验不断传入中国,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和发展。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吸收借鉴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论研究欠缺
长期以来,我们对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缺乏一种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缺乏对各种教育思想和经验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常常会不加评判地加以吸收,于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我国设计教育界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设计教育实践研究,轻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以致于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持有这样一种的思想,在外面有兼职,能赚钱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只在学校教课,固守教师岗位的老师,不管他讲课多么有吸引力,生动有趣,也是枉然。这种思想的合理性当然是体现了实践在设计这门学科中的重要性,它的偏激之处在于仅仅将是否有实践经验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思想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也影响到师资队伍和企业对设计教育的看法。加之国家对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相对有限,因此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加剧了教育的混乱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事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2、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我国众多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从模式、形式到内容都十分相似,就拿发展最年轻的工业设计教育而言,从国外引进这种教育体系到逐步发展仅仅有二十几年的时间,却从最初的两所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无锡轻工学院?),发展到现在的四百多所,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借鉴和和参考了这两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却很少有学校能够从自己所在的地域的特色(如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考虑,实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这当然有国家和学校投入资金欠缺的原因,也有盲目模仿,甘于趋从,不能系统规划的问题。
3、办学目的模糊,缺乏个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以及教育产业化的兴起,当前各个公办大学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并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除了一定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之外,还有大部分的综合类和工科院校。但目前很多学校都把艺术类设计专业作为学校赚钱的专业,因为此专业学费很高,而学校所给予的科研经费较之于其他专业又少得可怜,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往往无力取得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众多的城市和乡镇在工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大多数学校在进行教育时都不能很好地针对和结合自己地区和本校的学科优势,创造出自己应有的特色来。
4、学生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认同度不够
目前,我国主要按两套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