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5.1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课件4 沪科版.ppt

2017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5.1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课件4 沪科版.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1节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动物是怎样感受外界刺激的? 单细胞动物以整个细胞感受光、热、电和化学物质的刺激 人和高等动物通过自身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再通过神经传递到脑,在脑中产生感觉 感受器通常分为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两类 1、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物理感受器) 2、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化学感受器) (2)光感受器 ? (1)皮肤感受器 ? (3)声波感受器 ? 3、感受器的功能 (4)其他动物的特殊感受器:鱼类侧线、蛇类颊窝? (1)人和其他脊椎动物 嗅觉感受器 ? 味觉感受器 ? (2)昆虫的味觉感受器和嗅觉感受器 ? 神经末梢:将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视细胞:将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 耳蜗:将声波转变为神经冲动 嗅细胞: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神经冲动 味细胞: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神经冲动 感受刺激,将各种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电信号) 皮肤感受器 阅读P2最后一段及图5-1,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图中感受针刺、温度、接触、压力等刺激的感受器, 分析它们在分布、形状上的特点。 2.上述感受器的“结构本质”?该结构有何特殊功能? 感觉是如何形成的? 爪状 树冠状 缠绕于毛发根部 环层小体 神经末梢 (将各种刺激转 变为神经冲动) 神经 大脑皮层中相应 的神经中枢 (形成感觉) 光感受器——眼球 阅读课本P3及图5-2,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从外到内、从前 到后的顺序梳理眼球 的结构。 2.说说折光装置的组成 以及每个部分的作用。 眼球 眼球壁 折光装置: 视网膜——感光系统 脉络膜 巩膜——保持眼球形状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聚光 营养 聚焦 外 内 前 后 光感受器——眼球 视杆细胞:感受光亮 阅读课本P3及图5-2,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视网膜的组成? 其中感光部分是? 2.说说视细胞的种类和 不同的作用。 3.视觉形成的过程? 视细胞 (将光能转变 为神经冲动) 视神经 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视锥细胞:感受色彩 常见眼病 正视眼、远视眼和近视眼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 白内障 青光眼(glaucoma)眼内压调整功能发生障碍使眼压异常升高,因而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疾病。因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故有此名。 阅读P4第1段及图5-3,回答下列问题: 1.辨认耳的三部分结构,指出耳廓收集声波后传递的途径。 2.找出耳感受声音的关键结构,该结构有何特殊功能? 3.说说听觉形成的过程。 声波感受器 收集声波 由声波引起振动 感受身体平衡 声音感受器 放大振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外耳 听小骨 中耳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听神经 前庭器 内耳 耳蜗 (将声波转变 为神经冲动) 听神经 大脑皮层中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4、其他动物特殊的物理感受器 鱼类通过分布于身体两侧的侧线感受水流和测定方向 胶质顶 毛细胞 支持细胞 神经纤维 鱼类的侧线器官 蛇类可以通过鼻孔和眼睛之间的颊窝(红外线感受器)感受周边动物散发出的热能 蝰科的蛇类在头部两侧,眼和鼻孔之间各有一个凹窝,其中分布的神经末梢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称为颊窝。如响尾蛇的颊窝约有7000个神经末梢,能感知周围0.002 ℃的温度变化,当感知小动物散发的热量时,转动头的方向时左右两侧的感受器接受等量的热,此时正好对准小动物,然后实施突然袭击,准确捕食。 二、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据测量,人类的嗅觉细胞有500万个,而狗的嗅觉细胞多达2亿个,是人类的40倍,可以分辨大约2万种气味。经过特殊训练的狗,可以分辨出犯罪分子携带的可卡因,甚至可以分辨出癌症的气味。 狗鼻子上的粘液不仅是身体健康的表现,而且还帮助加强嗅觉能力。 任何其他脊椎动物鼻腔的鼻粘膜上分布了嗅细胞,游离端细胞膜突起形成嗅毛,可感受溶解在嗅粘膜表面液体中的有气味的化学分子。 嗅觉感受器 嗅细胞 (将化学信号转 变为神经冲动) 嗅神经 大脑皮层中的嗅觉中枢 (形成嗅觉) 感受溶解在嗅黏膜表面液体中的有气味的化学分子 嗅细胞 嗅毛 鼻黏膜 嗅神经 嗅觉的形成过程: 味觉感受器 感受溶解在水中的化学分子 味细胞 (将化学信号转 变为神经冲动) 味神经 大脑皮层中的 味觉中枢 (形成味觉) 味觉的形成过程: 嗅毛 味觉毛——分布于足的末端和口器; 嗅毛——多分布于触角 昆虫的化学感受器 触角(嗅毛) 足末端、口器 (味觉毛)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