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2006年食品市场4300字
一、食品市场的供给情况
毕业论文网
1 粮食供给
(1)面粉。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冀鲁豫和黄淮海地区,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国内小麦总产丰收,且冬小麦播种顺利,面积增加。
(2)玉米。2005年玉米生产形势可以概括为:总播种面积增加,单产降低,总产减少,但仍是一个偏丰年。本年度我国玉米总产量1.26亿吨。
(3)稻米。2005年,受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继续加大以及稻谷价格走高的影响,稻谷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
2 植物油供给
2005年国内油料生产总量预计为5433万吨,再加上蓖麻、玉米胚芽及少量特种油籽产量与去年持平,折油共计910.64万吨。
3 食糖供给
2004-05年制糖期,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043.82万亩,同比下降1.77%,其中甘蔗种植1806.95万亩,同比增长2.63%,甜菜种植236.87万亩,同比下降26%。受上制糖期甘蔗主产区干旱的影响,2004-05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量继续下降,全国共生产食糖917.4万吨。其中白砂糖784.8万吨,绵白糖82.6万吨,精制糖11万吨,赤砂糖和红糖34万吨,原糖5万吨。
4 畜禽市场供给
2005年,我国鲜蛋生产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家禽生产结束了近两年来的低迷局面,生产势头不错;牛羊稳步增长,养殖效益稳定。家禽产品进出口均增长,继续保持贸易顺差。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7650万吨,增幅为5.59%;蛋类总产量达到2860万吨,增幅为5%。
5 水果、蔬菜市场供给
水果是我国主要园艺类作物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已经达到15243万吨,比2003年增长5%。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6.28亿美元。2005年水果生产持续增长,名特优水果的产量快速增长。其中苹果产量有所下降,梨产量稳中有升。
6 水产品市场供给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1-9月份全国水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海洋捕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0.04%,海水养殖产品产量增长4.92%。水产品总产量5100万吨,增长幅度5%左右。
7 奶制品市场
2005年奶制品总产量2845万吨,增幅为20%,全国奶牛存栏同比增长23.59%,奶类产量同比增长25.86%,其中牛奶产量增长27.26%。上半年,我国酸奶、风味奶、纯牛奶的销售比例为37:12:51。
二、食品市场的需求情况
(一)影食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的多少、城镇居民的比例是影响食品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食品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如粮食的人均消费量在下降,但消费总量在增加;居民主食的消费在减少,蔬菜、水果的消费在增加。
2 居民的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影响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的消费需求亦由量的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支出金额不断上升。
3 食品的价格水平
食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食品价格的变化对不同收入的水平的群体,对需求的影响差别很大。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食品的价格上涨,对生活质量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大。
4 消费者偏好及预期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饮食习惯,消费偏好,对消费品价格的预期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当期消费或推迟消费在短时间内影响食品的供求,对食品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买涨不买降”的心态会扭曲市场价格,影响食品消费。如提倡节约,构建和谐社会,会减少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影响食品消费。
5 政府政策
一方面,政府政策会直接影响食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政府政策会影响人民的消费理念和心理预期,从而影响食品的消费。如政府取消农业税,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食品市场的供给,同时居民相信远期的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出现抢购风潮,利于保持供求平衡,价格平稳。
6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瘟疫等突发事件短时间内对食品需求的影响非常大。2004 年12月,随着“ 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发生,奶牛业骤然降温,奶粉销量直线下降,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 倒奶卖牛”现象。今年禽流感疫情,特别是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得到证实,活鸡市场被关闭,鸡蛋价格下跌,禽类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玉米等品种的饲料需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