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沙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楼兰LE古城 《史记·大宛传》正义引裴矩《西域记》: “并沙碛之地,绝水草难行。” 由于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兴修,楼兰境内 的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灌溉,而不入罗布泊 (古蒲昌海、盐泽),导致城市废弃与沙漠化扩大, 造成塔里木河北移,故道在今河之南80—100公里 处。如此,楼兰故城成为沙漠中心的一座废弃城址。 侯灿《楼兰遗迹考察简报》, 载《历史地理》1981年创刊号。 鄯善出土战国木乃伊 米兰—— 即汉代鄯善之伊循城,楼兰更名鄯善后的新都, 在车尔臣河(古且末河)沿岸。北魏灭鄯善之前, 其一直为西域大国,后废弃。 尼雅—— 亦即尼壤,即汉代的精绝国,但是今天其位置在 民丰以北150公里的沙漠中。魏晋始衰。唐初玄奘 取经东归,过尼雅(尼壤),《大唐西域记》卷12 记载尼雅处在“大泽之中”,周围三、四里,“泽地热 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 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再往东,为“大 流沙”,“人行无道,遂多迷路,四望茫茫,莫知 所指。”如经睹货逻故国,“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折模驮那故国(汉之且末),“城郭 然,人烟断 绝。”“沙则流漫,聚散随风”,“风起则人畜昏迷”。 车尔臣河(鄯善河) 若羌北部沙漠中的麦德克古城 尼雅遗址鸟瞰 斯坦因尼雅发掘现场 尼雅出土简牍 丝路南道墨山城 和田—— 即古之于阗,位于塔里木盆地之西南缘的和田河 (古玉河)及其支流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的 交汇处。《汉书·西域传上》说:“于阗国,…… 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 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可见这一带河流众 多,有西流、东流二派,这些河流孕育了和田绿洲。 李吟屏《和田地区沙漠与绿洲的变迁——从文字 史料与考古资料得到的启示》, 载《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该文通过考古发掘,指出废弃于这一沙漠地区的古 遗址以唐最多,宋元次之,明清罕见。由此得出唐 代绿洲农业发达,宋代沙漠化,而明清则已为沙漠。 新疆和田的丝绸之路南道 塔里木河北部的绿洲,由于有塔里木河稳定的水源 供给,相对好一些,但也存在河流北移的情况, 沙漠化扩大。如楼兰附近的塔里木河北移100公里, 这主要是因为要发展绿洲农业,兴修水利,引塔里 木河、孔雀河南流灌溉,而不入罗布泊,导致城市 废弃与沙漠化,并使河道北移。1957年建大西海子 水库,使巴州铁干里克以下的塔里木河断流,野生 胡杨林大片枯死,河床尽沙,盐碱化、沙漠化严重。 周廷儒等《南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 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1959年第2期。 王守春《历史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一次大变迁》, 载《干旱地理》1996年第4期。 该文认为,在330-400年,塔里木河发生过一次大 的改道,即沿孔雀河下游河道与另外两条岔流完 全断流,形成铁干里克经阿拉干向南至若羌北面 的罗布泊再向东流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 塔克拉玛干沙漠化扩大的原因: 1、河流改道。分人为的改道如楼兰之塔里 木河、孔雀河,以及自然方面由于气候 干燥、风力侵袭、携带泥沙造成下游河 床抬道,溢流改道,导致导致城市废弃、 城市废弃与沙漠化。 2、风水吹扬。流动沙丘在风力作用下的移动, 造成沙漠化扩大。今天南疆公路改道南移: 上个世纪50年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