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专题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以后,胡风杂糅,断裂与传承之下,礼法观念淡薄 中唐以后儒学复兴 南宋理学得势,礼制又趋严密 明清成为“礼教” 婚姻六礼 1.纳采 《仪礼·士昏礼》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男家先派媒人去女家转达求亲之意,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后,男方致送求亲的礼物,表示已选择其女为婚配对象。 2.问名 《仪礼·士昏礼》说: “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 《艺文类聚》卷40引《婚礼谒文》说:“问名,谓问女名将归卜之也。” 男女各一张,写明曾祖、祖、父三代任官家世,当事人出生年月,女方还要注明“奁田若干,奁具若干”。 3.纳吉 《仪礼·士昏礼》: 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纳吉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节,这在后世演变成定婚。 压帖于香炉下三天 4.纳征 《仪礼·士昏礼》说:“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 征是成的意思,又称纳币。 一般来说,聘金不可看作买卖婚。 5.请期 《仪礼·士昏礼》说:“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择定吉日成婚,是婚礼程序中的大事。 6.亲迎 夫妻同食称“同牢”;各取一卺饮酒,称“合卺”;就寝时,新郎入室中亲手解下新娘束发的丝绳,称“结发”;翌日清晨,新妇沐浴梳妆后拜见公婆,并侍候公婆进食,表示孝顺,称“妇见舅姑”。 迎亲队伍、新人穿戴模仿官方服饰仪仗 迎亲本来用车,宋代以后流行花轿。 周代迎亲人穿黑衣,旧俗又有“拦门”、“哭婚”之习。 大骂夫家,自叹命苦 后世在请期后,迎亲前有“催妆”、“铺房”的仪式 铺房即送嫁妆 “盗不过五女门” 晋朝下令士家有五个女儿,可以免税。 婚龄 《周礼·媒氏》说: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婚龄一般在十四到十九之间 汉惠帝对十五以上未嫁的女子罚钱五算 晋武帝下令女子十七而未嫁,官方强迫配嫁 政治原因,鼓励生育 经济原因,增加家庭劳动人口 社会文化原因,多子多福传统,五世同堂梦想 贫女难嫁 议婚·白居易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懒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皇帝女儿不愁嫁? 汉桓帝时尚书杨乔绝食而死 门阀士族礼法传家,多不愿与皇家联姻 婚姻与家族、家庭 家族关系 婚姻“合二姓之好”,家族人伦关系的扩大。 女子在丧服上更重夫家,魏晋以后在法律责任上已与父家无关。 侍奉公婆,负责家内事务,“钥匙权”。 古人对夫妻关系的警惕 却说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娣姒不和是造成家庭冲突的因素。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妯娌都是假为强合,不如自然天属。 累世同居的浦江郑氏回答明太祖说:“臣同居无他,围不听妇人言耳。” 家庭关系——夫妻之义 在夫尊妻卑在外又有夫妻对等,以礼相待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樊英有疾,下床答拜妻子派来拜问的婢女 相敬如宾的理想,并非有礼无情,有恩无爱 汉代俚语:妇死腹悲,唯身知之。 伉俪情深——《浮生六记》卷一 《闺房记乐》 七出与三不去 《礼记·本命》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一)不顺父母。古代以“顺”为妇德之首,对公婆不顺或侍奉不周到,都可成为公婆出妻的理由。 《礼记·内则》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孔雀东南飞》 陆游与唐婉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 中国文化史专题三 婚姻与家庭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二章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