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帝王世纪》说字密。“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但一般称作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 在传说中,禹的家世比较显赫,“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既是贵胄,其家又世为大臣。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登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续其父未竟的事业。 息壤,是大禹治水在荆州古城留下的一处遗迹,位于南门外西侧城墙脚边,系一长约40米,宽约10米的土丘,其上有石柱四根,以示标志。息壤,是古人对大禹有效治理此处长江边上的洪灾险情(即现在所称的“管涌”)的神秘称谓。息者,乃平息之意;壤者,则泛指治理此处管涌的填充之物。息壤,简而言之,就是指平息这处管涌险情的土壤(沙石土填充物)。《山海经》中就有“禹以息壤堙洪水”的记载。《玉堂闲话》对此则有更清楚明了的表述:“禹镌石造龙宫填于空中,以塞水眼。”可见大禹治理管涌险情选用沙石填塞水眼与现今的做法基本相同。这也足见大禹治理水患险情的高明。此处管涌的有效治理,使百姓对大禹更加崇敬不已,息壤也因之罩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一块似乎能呼风唤雨的神壤。如稍有不慎,触怒息壤,就有可能大雨滂沱,引发洪涝,遭至灭顶之灾。 一片汪洋 息壤 滚烫 山南海北 天寒地冻 毫不在乎 读读写写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息壤:是传说中天帝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领。形容汗出得很多。 词语理解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理解词义。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意志。 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写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祈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帮助人们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的事后,派火神杀死了鲧。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却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段落结构 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庄家、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 哀求:哀告请求。 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 鲧治水的方法: ①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 鲧治水的结果: ①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陷入灾难。 大禹治水 治水方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治水结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