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外科课件-肛门直肠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直肠rectum 位置: 从第3骶椎平面至盆膈,穿盆膈向下续肛管。 长约10 ~14cm。 直肠的毗邻: 后面:骶骨 尾骨 梨状肌 还有骶前间隙内的血管、神经。 直肠前面的毗邻: 男性: 膀胱底 精囊 输精管壶腹 前列腺 直肠膀胱陷凹 输尿管盆部 直肠前面的毗邻: 女性: 子宫颈 阴道后穹 阴道后壁 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的动脉: (1)直肠上动脉 (2)直肠下动脉 (3)骶正中动脉 直肠的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直肠的淋巴引流: 直肠上段的淋巴管沿直肠上血管注入肠系膜下淋巴结。 直肠下段的淋巴管沿直肠下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和骶淋巴结。 ③括约肌上型:为高位肛瘘,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 ④肛管扩约肌外型:最少见仅占1%。内口在齿线上的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为骨盆直肠窝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 2.外痔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有剧痛。血栓性外痔最常见。 3.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内痔发展到3度以上时多形成混合痔。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称为环状痔。 脱出痔块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至水肿,癖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为嵌顿性痔或绞窄 性痔。 四、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a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共;b温水坐浴;c局部理疗;d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病人排便时痉痛。 ②手术治疗:诊断一旦成立,须手术切开引流 肛门周围脓肿较为表线者可在局麻下进行。从波动感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作肛门周围放射状切口引流,切口应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 坐骨直肠窝高脓肿位置深而范围较大,要在腰麻或骶管麻醉下手术。切口应距肛缘3—5cm,呈弧形,略偏后,切口要够长,使手术者手指可以进入脓腔内探查,置管以保证引流通畅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要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先穿刺找到脓肿,在穿刺针引导下切开脓肿引流,切口需穿破肛提肌,并将之扩大,置管引流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下部与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在肛管或直肠的内口多在齿线附近,外口则位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经久不愈,为肛管直肠常见病之一,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30~40岁中年人多见。 第五节 肛瘘 一、病因及病理: 多数肛瘘起源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由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伤口不愈合形成感染性通道。 其他特异性感染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可引起肛瘘,肛管外伤亦可形成瘘管,均少见。 二、分类: 根据瘘管与扩约肌的关系分为 ①肛管括约肌间型: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是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瘘管只穿过肛管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 ②经肛管扩约肌型:可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管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多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 根据瘘管高低,又分 低位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高位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 根据瘘管数目,分 单纯瘘管:一个外口和一个内口,一个管道;复杂性瘘管:一个内口,多个外口,管道有多个分支而形成多个管道。 三、临床表现: 肛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周围的外口有脓液流出,局部皮肤受刺激而有瘙痒,流出脓液的多少与瘘管的大小及其形成时间有关系,较长和新生的瘘管排脓较多,有时外口由于增生表皮覆盖而呈假性愈合,管内脓液积骤,局部肿胀疼痛,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当达一定压力,脓肿再次穿破,积脓排出后症状消失,上述表现反复发作为瘘管的临床特点,并可经多次发作形成多个外口,成为复杂性瘘管。 四、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肛、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或破溃,伤口不愈合,并不断流出脓液,即可确诊为肛瘘。并根据瘘管外口的大小,数目、位置,可推断肛瘘的类型。较浅的瘘管,外口小,该口距肛门缘在2.5cm以内,较深的瘘管,外口大有较多的肉芽组织,常是坐骨直肠间隙瘘或通过肛管直肠环上方的瘘。用下列方法可协助诊断: ①肛诊:在内口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及硬结及较硬的索状瘘管。 ②肛镜检查:检查齿线上下,注意肛窦有无充血,凹陷,排脓,对可疑内口处,用钩探针探查,一般能找到内口。 ③探针检查:宜用轻质探针,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