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述与专论·中图分类号 : Q943 .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 5464 ·综述与专论· 中图分类号 : Q943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5464 (2001) 04 - 0021 - 05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Re se arch Pro gre s s in Plant Dro ught- re si st ant Ge ne- e ngine e ring 张秀海1 黄丛林1 沈元月1 ,2 曹鸣庆1 ZHANG Xiu - hai1 HUANG Cong - lin1 yue1 , 2 CAO Ming - qing1 SHEN Yuan -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2 中国农业大学果树分子发育生物学实验室 , 北京 100094 1Beijing Agro -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 Beijing 100089 ; 2L ab. of Molecular Develop mental Biology of Fruit Trees , China Agricult ural U niversit y , Beijing 100094 ,China 摘 要 : 干旱 、高温 、低温 、盐胁迫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主要逆境因子 ,它们均引起植物失水 ,导致细胞生理干旱 。 作者对植物抗旱的生物学原理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 植物 ;抗旱 ;生物学原理 ;基因工程 Ab stract : Drought is a serious p roblem for plant growt h and develop ment ,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plant drought - resis2 tance and p rogress in plant drought - resistant gene - engineering were reviewed. Ke y wo rds : plant ; drought- resistance ; biological mechanism ; gene- engineering 植物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时刻受到环境因子的 影响 ,干旱 、高温 、低温 、盐胁迫等非生物逆境严重影 响了植物的生存和产量 。这些逆境因子均造成植物 细胞缺水 ,产生干旱信号 ,诱导植物的抗旱反应 。 目前 ,水资源短缺是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 一 。全 球 干 旱 、半 干 旱 地 区 约 占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36 % ,占耕地面积的 43 % 。干旱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发育 ,造成作物严重减产 ,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 化 ,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因此展开抗 旱育种工作非常必要 。 常规的抗旱育种工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只 能在相近的属种之间通过杂交获得抗旱性 ,极大地 限制了可以利用的基因资源 ; 在通过杂交引入抗旱 基因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其他不相宜的基因 , 需要经过多次回交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抗旱品种 。 这样增加了抗旱育种工作的难度 ,延长了育种时间 。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进作物的抗旱性则克服了以上 缺点 ,和常规育种相比 ,具有周期短 ,可利用基因资 源广泛的优点 ,在抗旱育种工作上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 抗旱研究工作最早在微生物上展开 。以酵母 、 细菌为模式生物 ,研究了生物的抗旱机理 ,克隆了一 些抗旱基因 ,并在植物上得以验证1 ,2 ,3 。最近抗旱 工作的研究重点转向了高等植物 ,本文就植物抗旱 的生物学原理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 植物抗旱的生物学原理 1 1 . 1 气孔行为 植物对干旱信号的形态学反应是通过调节气孔 开度 ,防止植物体内水分散失 , 维持一定的光合强 度 。气孔的反应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对空气湿度的 直接反应 ;另一种是对叶片水势变化的反应 。 1 . 2 渗透调节 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是植物抗旱的又一重要策 略 。目前已知的渗透调节物有 :甘露醇 、脯氨酸 、甘 北京市科委高技术室项目和北京市科委合同项目 作者简介 :张秀海 ,1972 年生 ,男 ,博士 ,助研 。主要从事植物抗逆境分子生物学研究 。 通迅作者 :黄丛林 , E - mail :clhuang @p ublic . bta . net . cn 氨酸甜菜碱 、海藻糖 、果聚糖 、肌醇 、多胺等小分子化合物 氨酸甜菜碱 、海藻糖 、果聚糖 、肌醇 、多胺等小分子化 合物 。它们在植物受到干旱 、高温 、低温 、盐等非生 物逆境胁迫时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