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尘肺的护理优质版.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尘肺的临床护理 主讲人: 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 一、尘肺的概念 1.生产性环境中很少有单纯石英粉尘存在,通常是多种粉尘存在,应考虑混合粉尘会有联合作用。 2.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 4.矽肺发生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大,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二、尘肺的病因 1.体征 早期患者一般状态尚好,晚期则营养欠佳。晚期患者,特别是并发肺结核或肺部感染时,肺部可听到啰音。有肺气肿、气胸、肺源性心脏病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有杵状指时,应留心其他并发病的可能。 2.X线表现 接触石英粉尘,特别是吸入高浓度石英粉尘所致典型矽肺的X线表现是首先在两上肺野出现圆形小阴影。两侧基本对称,以外侧更为明显。但肺尖不受累及,如肺尖出现阴影则并发肺结核的可能性较大。 随病情的发展,除两上肺野外,中、下肺野也出现圆形小阴影,肺内小阴影增多、变大,密集度增高。严重的病例,两肺密集阴影,恰似漫天风雪(暴雪状)。随小阴影的增多,肺纹理发生变形、中断,直至不能辨认。 大阴影经过几年的演变,有向肺门和纵隔移动的趋势,并有肺门上抬,肺下部气肿加重,残留的肺纹拉直呈垂柳样。在肺的周边部可见疤性肺气肿,其间有残留的肺段间隔线。 在接触高浓度的石英粉尘、病情严重的病例,可因矽结节中心坏死后发生矽结节钙化,并常伴有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在出现矽结节钙化后,病情常变缓和,可多年处于稳定状态。 三、尘肺的体征及临床诊断 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1.咳嗽 早期尘肺患者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患者多合并肺部感染,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 咳痰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黏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3.胸痛 尘肺患者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四、尘肺的临床表现 4.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5.咯血 较为少见,可由于呼吸道长期慢性炎症引起黏膜血管损伤,痰中带少量血丝;也可能由于大块纤维化病灶的溶解破裂损及血管而使咯血增多。 6.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常见有消化功能减退。 四、尘肺的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感染 2.自发性气胸 3.肺结核 4.肺癌及胸膜间皮瘤 5.慢性肺心病 6.呼吸衰竭 五、尘肺的并发症 六、尘肺的临床护理 护理常规: 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通风两次,每次20~30分钟。温度(18~20℃)与湿度(50%~60%),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维生素,禁忌油腻、辛辣刺激,瞩患者多饮水,如无心、肺、肾功能受限,每日饮水一般在1500ml以上,稀释痰液和排出。 心理护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及倾听患者的意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让家属适当关心好患者,增加病人信心。   1、咳嗽、咳痰的护理 (1)护理评估: ①评估病人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粘稠度等。 ②评估病人咳嗽的频率、程度等。 3、评估病人的体力情况,包括能否咳出痰液。 (2)护理措施: 体位:舒适体位,咳嗽剧烈取半卧位,咳痰多的患者取侧半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指导患者有效排痰 :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②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除:超声雾化吸入和蒸汽吸入法  ③有效拍背: 指指腹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④体位引流  :如协助患者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