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pptx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学习目标掌握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高敏性、个体差异、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等概念。12熟悉药物剂量、给药的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了解其他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情景导入导入情景 马女士,28岁。因咳嗽多日,到医院就诊。经查后,诊断:肺炎。给予头孢拉定注射剂3.0g,静脉滴注。头孢拉定粉针剂应用0.9%氯化钠注射剂溶解,在常温25℃,pH 4.5~7.0时,在24小时内稳定性保持在95%以上。但在配液过程中,护士不小心将头孢拉定粉针剂用10%葡萄糖液进行了溶解。请思考: 1.什么是配伍禁忌?本例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2.头孢拉定粉针剂在10%葡萄糖液中是否稳定? 3.如必须用10%葡萄糖液溶解,静滴时应注意什么?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概述机 体药 物剂 型年 龄剂 量性 别给药次数体 型药动学相互作用遗 传药效学相互作用种 族……………………疗 效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一)药物制剂 1.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和规格,便于使用和保存的制品,称为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的具体形式,称为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等。2.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如同属固体制剂)口服后,吸收速度不一样,其中胶囊剂>片剂>丸剂。3.同一种药物有不同溶媒制成的注射剂,肌内注射时吸收速度顺序为水溶液>混悬液>油剂。§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给药途径 1.口服:最方便,但吸收缓慢。2.注射:剂量准确,显效快,但要求严格。3.吸入给药:可迅速产生作用。4.舌下含药:可避免药物产生首过效应。§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给药时间和次数(一)给药时间 1.催眠药 应在晚上睡前服用 合理的给药时间2.驱肠虫药 宜空腹或半空腹服用 3.抗结核药 需在清晨空腹服用 4.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 宜饭后服等 5.受生物节律影响明显的药物 应按其节律用药,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给药时间和次数(二)给药次数 t1/2较短的药物,每日给药次数相应增多。药物半衰期(t1/2)是给药间隔的基本参考依据t1/2较长的药物每日次数相应减少。肝、肾功能不全时,某些药物的t1/2延长,需调整用药次数。§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三、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协同作用 联合用药后使原有药物效应增强 拮抗作用 联合用药后使原有药物效应减弱§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三、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在体外配伍时所发生的物理性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等,使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大的现象氢化可的松注射+氯化钾注射液沉淀头孢拉定+10%GS分解加快§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三、药物的相互作用(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四环素+铁剂1.影响吸收2.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华法林+保泰松3.影响药物生物转化苯巴比妥+多西环素4.影响排泄青霉素+丙磺舒§4-1 药物方面的因素(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5.药效学方面的影响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竞争性拮抗作用氯丙嗪+吗啡尼可刹米+吗啡阿托品+毛果芸香碱中枢镇静作用增强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竞争性拮抗M受体作用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学习目标掌握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高敏性、个体差异、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等概念。12熟悉药物剂量、给药的时间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了解其他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情景导入导入情景: 周先生,76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近一周出现全身乏力、下肢水肿、食欲下降、心率加快(120次/分钟)。经查后,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口服地高辛,1日0.25mg。1周后,病人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查血清地高辛浓度为3.6ng/ml(正常治疗浓度约为1ng/ml)。诊断为地高辛中毒引起的症状,立即给予相应治疗,症状逐步好转。请思考: 1.地高辛中毒是否与年龄有关? 2.说明地高辛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现象。 3.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如何计算?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年龄小儿对药物较敏感 发育阶段,易受药物影响老年器官功能降低 对药物敏感性增高§4-2 机体方面的因素(一)儿童 用药药量计算方法有:(1)按体重计算法 简单易行,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 每日或每次剂量=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4-2 机体方面的因素 小儿体重可根据年龄按下列公式推算(正常儿童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 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0.7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