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困境及现实出路.doc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困境及现实出路.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困境及现实出路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融合上遭遇着一定困境。而化解这一困境,不应该只着眼于流动人口子女本身,而应该放眼于针对流动人口群体的整个社会环境。因此,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制度政策的优化设计、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以及社会管理观念的创新等关键举措共同发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困境 []C913 []A []1672-2426(2012)12-0092-05 人口流动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一大显性社会现象。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现象愈发突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也就是说,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2.6亿,接近全国总人口的1/5。与这种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规模相伴的,是近些年我国流动人口的结构“家庭化”趋势明显,即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普遍以“举家迁移”的形式进行流动。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这些和父母随迁的子女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问题。出于典型化研究的需要,本文中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以家庭模式从乡镇流入城市,在流入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子女即指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入地客观存在并日益凸显的一大群体,本来,按其父辈对城市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法理上对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平等要求,他们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是应该享有和所在城市市民大致相同的权益的。但在目前尚未完全消除的城乡壁垒下,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在融入所在城市主流社会生活、享有相应社会权利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遭遇着一定的社会排斥和现实困境。这种状况无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个体发展还是对于城市社区的和谐稳定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或潜在威胁,成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一大诱因。基于此,笔者在查摆问题、透析成因的基础上,力图探寻出一条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可行之道,以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理论贡献。 一、当前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 流动人口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其价值观、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其父辈,和第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更渴望关注和平等的权利。他们的父辈虽然大多生活贫困,但和老家相比已有所改善,因此并不特别期望和城市居民拥有相等的权利地位。流动人口子女则不同,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甚至在城市“土生土长”,相比于农村生活,他们更熟悉和习惯于城市生活,因此也更渴望融入到城市社会,享有和城市人同等的权利。但长期的户籍制度衍生出的城乡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自我定位上的差别,又使得他们很难顺利融入到城市生活,遭遇着被边缘化的尴尬,突出表现在: (一)制度政策的不完善所导致的教育边缘化 生活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按其教育成长阶段,大致分为三个群体,即学前教育阶段的“幼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子女及义务教育后的“大龄”子女。从这三种类型的流动人口子女目前在城市所能接受到的教育机会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来看,他们和相关制度政策的规定还有很大的落差。 1.幼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劣质化 在流动人口子女群体中,0-6岁的幼年孩童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这部分孩童,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学前教育上。从近些年来中央和各地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执行情况来看,低龄流动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在学前教育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致使针对低龄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现象突出。自上世纪末开始推行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逐步退出,进而,公办幼儿园的数量逐渐萎缩。在有限的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面前,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是被排斥在外的。而对于民办的优质幼儿园,收费十分昂贵,流动人口子女也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大部分低龄流动儿童不得不无奈进入劣质幼儿园,这种幼儿园多为个体开办,在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和卫生状况等方面都令人堪忧,有的甚至一度被政府整顿或取缔。扎堆在这样的学前教育环境,低龄流动儿童难有机会和同龄城市孩童进行沟通交流,其在智力开发的起始阶段也是有欠缺的。 2.义务教育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年龄上大致介于6-14周岁,他们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群体的主体部分。对于这一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