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预防破伤风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伤风病原学 分 布: 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 破伤风病原学 生存特性: 芽胞体在污染土壤中可生存数十年,能耐煮沸40~50分钟,一般消毒液难以杀灭; 本菌增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在良好的厌氧条件下(如失活或坏死的组织或不洁的伤口),休眠的芽胞可转变为有活性、可产生毒素的破伤风梭菌。 对青霉素、甲硝唑等敏感。 致病机理: 破伤风临床学 破伤风梭菌最重要的毒素是高毒力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破伤风典型的肌肉强直和痉挛。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已知最强的毒物之一(估计最小人体致死剂量为2.5ng/kg)。 细菌仅在局部繁殖、不能侵入其他部位 潜伏期: 潜伏期约3至21天,中位数7天,个别短至1-2天或者数月,97%在30天以内。 破伤风临床学 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7天以内说明病情严重,超过10天病情较轻微) 伤口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发病越快,死亡率也较高。 90%的新生儿破伤风通常在婴儿出生后3~14d内发生,平均7d。 临床特征—分类: 破伤风临床学 前驱症状: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破伤风临床学 临床特征—全身综合征: 典型症状: 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局部抽搐90%以上起始信号:咀嚼肌痉挛或牙关紧闭、张口困难;面部肌肉强直表现苦笑状;背部及腹部肌肉触之坚硬,呈角弓反张;咽肌痉挛,吞咽困难;喉肌、隔肌和肋间肌痉挛、呼吸困难,出现窒息、紫绀;四肢肌肉-肩部内收、肘部腕部弯曲。 破伤风临床学 临床特征—全身综合征: 重症表现: 发生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特别是老年人出现高血压及低血压、面部潮红、大汗淋漓、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体温极度升高等;各种肌肉强烈痉挛的并发症:肌断裂、骨折。 膈肌受影响:发作时缺氧、呼吸暂停;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出现。预后不良。 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诱发。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常提示病情严重。 新生儿: 新生儿破伤风全身性痉挛最常见,导致无法吸食或者喂奶、哭喊过多等。 破伤风的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不依赖于实验室确诊。 破伤风临床学 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的定义是婴儿在出生第2天内有正常的吸食和哭闹能力,但在3~28d之间丧失了这种能力,并出现僵硬或痉挛现象。 至少有以下特征之一:牙关紧闭-张口困难强烈提示,可通过刺激咽喉壁引发;肌肉挛缩疼痛。虽然该定义需要损伤或创伤史,但是破伤风也可发生在无特殊创伤或损伤史的病例中。 破伤风的治疗总则: 破伤风临床学 暴露前预防 暴露后预防 预防误区 预防策略 破伤风的预防 总 则 目的 预防原理 适宜人群 适宜人群 注意事项 预防误区 免疫效果 预防处置 目 的: 总 则 实现全球消灭破伤风; 预防原理: 人体对破伤风没有自然获得性免疫力。 只能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来获得,破伤风痊愈后不能获得免疫力。 极少量的破伤风毒素就足以致病,但不足以刺激抗体产生。 母亲的破伤风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给婴儿,从而保护婴儿。因此,按照免疫程序对母亲开展充分的免疫接种可以保护新生儿。 唯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性疾病。 免疫效果: 总 则 中和试验或改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浓度超过>0.01UI/ml有保护作用。 标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浓度至少达到0.1~0.2UI/ml才定义为有保护作用。 第1剂疫苗接种后保护作用尚不完全。 第2剂后2~4周,抗破伤风抗体平均水平通常超过保护阈值。然而疫苗接种后1年,不受保护的接种者的百分比可增至20%,平均滴度可降至保护阈值。 第3剂接种可在几乎全部接种者中诱生保护性免疫力。 依据WHO规定, 接种的破伤风疫苗效价应不低于每剂40IU。 暴露前预防 适宜人群: 全人群均可使用,尤其是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高危人群 军人 学生 育龄期妇女、孕妇 建筑工人 野外工程作业人员 户外运动爱好等。 预防策略: 总 则 主动免疫即一级预防:是指将破伤风类毒素 (TT)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一旦完成一级预防,作为患者伤前及伤后的预防性接种而再次加强后很快就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且免疫保护持续时间长达10年以上。 暴露前预防 欧林生物—精制吸附破伤风疫苗 暴露前预防 注射方法: 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暴露前预防 儿童免疫: 暴露前预防 青少年及成人预防: 儿童期未接种过TTCV,则间隔合适的时间完成TTCV全程接种 暴露前预防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