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范围: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总特点:屈辱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⒈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晚清时期的中国——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考纲
2018
2017
2016
2015
政治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4)维新思想
1、近代外交的舆论宣传(1)
2、近代外交观念(2)
3、清末地方自治背景(1)
清政府自开商埠(3)
1、中国融入世界市场(2)
2、中国海外移民(2)
3、民族工业发展(3)
1、自然经济对外来侵略的抵制(1)
2、洋务运动的社会环境(2)
经济
思想
维新变法严复救亡图存思想(3)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状况(3)
革命派维护传统意识(3)
1、康有为关于儒学的认识(1)
2、新学伪经考(2)
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具体表现:
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法制化、民主化)
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工业化、市场化)
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科学化、大众化)
④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城市化、多样化)
结合大册子
1、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日、美;侵华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美国分别独霸中国。
2、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
(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3、“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
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
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
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017•海南高考•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2017•全国丙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时间)
(特点)
(不符合史实)
下表是各国在中国路债中所占的比重统计表(单位:万元)。据表中数据的变化可推知,当时( )
时段
国别
1894~1904年
1905~1914年
负债额
%
负债额
%
英国
5 908
65.8%
15 649
38.2%
德国
——
——
8 526
20.8%
美国
——
——
1 739
4.2%
日本
——
——
2 697
6.6%
法国
——
——
6 625
16.2%
比利时
3 066
34.2%
5 724
14%
总计
8 974
100%
40 961
100%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