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目录 CONTENTS PAGE Chp4技术特点Chp1基本概念Chp2发展历程Chp3体系架构Chp6应用介绍Chp7存在问题Chp5研究现状Chap1 基本概念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view/16431.htm传感器以/view/385080.htm自组织和/view/3871838.htm多跳的方式构成的/view/5030.htm无线网络,以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技术支持: 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SoC) 无线通信 低功耗嵌入式技术NEXTChap2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Chap2 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越战时期使用的传统传感器系统。当年美越双方在密林覆盖的“胡志明小道”进行了一场血腥较量。“胡志明小道”是胡志明部队向南方游击队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美军对其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效果不大。后来,美军投放了2万多个“热带树”传感器。“热带树”实际上是由震动和声响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它由飞机投放,落地后插入泥土中,只露出伪装成树枝的无线电天线,因而被称为“热带树”。只要对方车队经过,传感器探测出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自动发送到指挥中心,美机立即展开追杀,总共炸毁或炸坏4.6万辆卡车。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主要是美军研制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海军协同交战能力系统、远程战场传感器系统等。这种现代微型化的传感器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 1999年,商业周刊将传感器网络列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 。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也就是/view/1029400.htm9·11/view/1029400.htm事件之后。这个阶段的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在于网络传输自组织、节点设计低功耗。除了应用于反恐活动以外,在其它领域更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所以2002年美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提出了“网络就是传感器”的论断。Object信号分析Sensors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传统感知方法有线/无线连接传感器接近感知对象;传感器仅产生数据流;传感器无计算能力 ;无传感器间通信能力;ObjectUser端User端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Internet或通信卫星现代感知方法Sensor network传感器网络覆盖感知对象区域每个传感器完成其临近感知对象的观测多传感器协同完成感知区域的大观测任务使用多跳路由算法向用户报告观测结果SinkSensing Area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计算设备演化历史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传感器网的影响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传感器网的影响Chap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历程 传感器网的影响未来四大高技术将掀起新产业浪潮NEXTChap 3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Chap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系统架构Chap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节点架构传感器节点功能:采集、处理、控制和通信等网络功能:兼顾节点和路由器资源受限:存储、计算、通信、能量Sink节点功能:连接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等外部网络,实现两种协议栈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发布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转发收集到的数据。特点:连续供电、功能强、数量少等Chap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传感器节点结构传感器模块:信息采集、数据转换处理器模块:控制、数据处理、网络协议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能量供应模块:提供能量Chap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 网络架构网络管理接口网络服务接口NEXTChap 4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Chap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网络规模大(节点数量多)1 例如:对森林、草原进行防火监测、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监测、环境监测往往要布置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布设范围也往往超过一般的局域网范围。布置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优点: [1]提高整体监测的精确度。 [2]降低对单个节点的精度要求。 [3]大量冗余节点的存在使得系统有较强的容错性能Chap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自组织网络 与局部网的布设不同,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布设前不能事先确定(飞机撒布、人员随机布设),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也不能事先确定。 要求: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管理。 实现方法: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路由协议自动形成能够转发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2Chap4 无线传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