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分析 分析要点: 1、销售商品只有抓住顾客心理,进行巧妙宣传,才能吸引顾客,迅速促成生意。 2、这家手表厂后期销售成功的关键,主要是抓住了顾客求实求廉的心理。针对人们认为广告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心理活动,运用正话反说方法,反而达到了促销目的。 沉重的打击 某小姐来到了女装区准备为自己选购一套漂亮的衣服,她边走边看,来到服装专柜前看中了一件自己可心的上衣,穿上后发现挺合适,自己觉得也挺满意。这时就听那位促销员对着另一个柜台的促销员说“这身衣服穿上真的挺好看的,我打算给我妈也买一套。”本来正打算买这件衣服的小姐听见这句话后,立刻打消了念头,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柜台。 案例分析 1、促销员说话的原意是赞美衣服,说明准备买这件衣服的小姐有眼光,但这位小姐听了却理解成我跟她妈妈一样,我有这么老吗?难怪小姐生气,打消购买念头。 2、启示:销售商品是一门艺术,只有根据顾客心理进行恰到好处的推销介绍,才能取得顾客好感,迅速促成生意。 案例分析 在200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笑星“赵本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一位好端端骑自行车的“范伟”说得神魂颠倒、真假难辨、好坏不分,顷刻间没病生出病、小病成大病,不仅掏空腰包买下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破双拐,还心甘情愿地把自行车送出去。更为可笑的是,“范伟”在自己上当受骗后,还把好心揭穿谎言的大嫂“高秀敏”奚落一通,用“范伟”的话讲:“这社会怎么变成这样?”赵本山小品全集(高清)-卖拐[高清].qsv 案例分析 第一,创造需求 。在卖拐中 “赵本山” 针对“范伟”,制造了一个“需要拐”的需求出来,这就是“赵本山”的高明之处。他体现了创造需求的基本思想,也正是其能够成功把拐卖出去的基础。 第二,深刻把握消费心理 。以“拐卖”的叫喊引起“范伟”的注意,以“恐吓”引发“范伟”的关注,以“猜出来历”引起“范伟”的兴趣,以“同病相怜”引起“范伟”的信任等等,无不环环相扣,恰到好处,充分掌握了范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了中国人传统的迷信心理。 案例分析 第三,引导和激发 。如让“范伟”走两步试试,让“范伟”跺脚,让“范伟”想想等,一步一步引导和激发“范伟”跟着“赵本山”的思想走,这个过程彻底让“范伟”相信了自己“有病”。引导和激发其实就是一种“体验营销”方式,在引导和激发的过程中,带领消费者自动进入心理体验和行动尝试,没有什么比这更具说服力。 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1感觉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主要观点 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上述五种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后,才会去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一般而言,只有在更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后当前需要才会成为优势需要。 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1感觉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营销应用 首先,它提醒我们,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是出于多种需要与动机。 其次,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更好地得到满足。 最后,越是涉及低级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越是涉及高级需要,人们对满足这类需要越不确定。因此,越是满足高级需要的产品,企业越有机会和可能创造产品差异。 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1感觉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内容:人的行为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叫作“保健因素”,一种叫作“激励因素”。 得到满足 没有得到满足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得到满足 没有得到满足 (满意) (没有不满意)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消费者的感觉与知觉 1感觉 1、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体通过眼、鼻、耳、舌等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外形、色彩、气味、粗糙程度等个别属性作出反映。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消费者的感觉与知觉 1感觉 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人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知觉。 消费者的感觉与知觉 1感觉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首先,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及其相关关系的整体反映。 其次,感觉活动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是人产生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知觉却是以感觉为基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再次,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则要借助于过去的经验,知觉过程中还有思维、记忆等的参与,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比感觉要深入、完整。 最后,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消费者的感觉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