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城道中(其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苏诗中生机勃勃的农家春景图。。 2、品味诗歌语言,学会鉴赏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3、把握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笔下的“乐”。 学习目标 苏轼(1037-1101),字 ,号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父 ,弟 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 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 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米芾(fú)和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辛弃疾 欧阳修 黄庭坚 置身诗境 要求: 同学们请四人一组,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作者的心情怎样? 在这首诗歌中: 你看到了…… 你仿佛还听到了…… 你的心情是…… 苏轼的心情是…… 要求: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鉴赏。 1、首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东风”好像知道我打算到山里去似的,特地为我吹散阴霾,使得阴雨连绵的天气突然放晴了。一个“知”字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把“东风”写成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知己,为我进山创造条件,使“我”心想事成。 3、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诗人出发时的心情自然就是愉悦的。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野桃含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野桃鲜花绽放的样子,“溪柳自摇”写出了西边柳树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的姿态。 3、两种景物都赋予了人的神态和举止,使山村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生机勃勃,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似乎在殷勤的欢迎诗人的到来。 品诗人之“乐” 1、乐于清新秀丽的山野美景 2、乐于闲适安乐的农家生活 3、乐于淳朴的民风人情。 从熙宁五年至熙宁八年,苏轼通判杭州真正三年。于杭州通判实际上是在与王安石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放逐,苏轼创作此诗之时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苏轼并没有消极地对待生活, 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作为杭州的地方官,苏轼关注百姓的生存、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事上, 在安民赈灾中坚守地方官的责任,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太平景象。 4、乐在百姓安居乐业, “与民同乐” 思考: 苏轼创作此诗之时并不是处在人生的得意阶段,恰恰处于政治生涯的低谷。然而为何我们从《新城道中(其一)》中读不出丝毫的苦闷与不平,反而觉得其中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快乐? 5、乐在人生态度和精神气度 在苏轼的精神世界里,人生的不平被转化为一种精神的独特体验:世界本有不平,人生亦有坎坷。然而人生的意义和快乐未必不能在每时每刻的应对中获得。人间无处无美景,无时无良辰,重要的是要用一种澄澈之心去创造,去构建。愿我们也如苏轼一般从容应对人生的惊涛骇浪。 心灵鸡汤 * * * *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