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讲义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VIP

高中语文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讲义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一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南宋一百五十年间,始终与内忧外患关联。悲愤、抵御外侮、恢复失地是这一朝代的最强心态,也造就了时代文学的主旋律。词也不例外,李清照的词打上了那个动乱时代特有的印记,而辛弃疾、陆游的词则唱出了南宋词坛的最强音,他们以高亢的歌喉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宣泄壮志难酬的郁愤,词风悲壮直率。此外,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派词人讲究词法,重视词的艺术技巧,追求“雅正”、“凄美”的风调。与北宋相比,南宋词人词作的数量都大大增加了,词的风格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求突破北宋的框架而达到“极其工”、“极其变”的境界。 专题导语 学习本专题,应重点掌握: 1.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词学大家俞平伯说:“五代之词精美,北宋之词大,南宋之词深。”学习本专题,除了要反复诵读外,一定要抓住“深”字来学习。要理解词人通过意象寄寓情感的深沉,使用艺术技巧的精深。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文题解读 文本赏读 内容索引 文本拓展 文题解读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李格非以散文见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自幼颖悟,博闻强记,少时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十八岁嫁太学生 赵明诚,伉俪情深,志趣相投,诗词酬唱之余,校勘 金石书画,收藏颇丰。徽宗大观元年,因赵明诚父赵挺之狱事,夫妇离京,屏居青州乡里十余年。宣和三年,赵明诚起知莱州,后改任淄州。靖康之变,仓皇南渡。高宗建炎三年,赵明诚调任湖州知州,不久病逝。 一、词人名片 此后,李清照只身辗转流离于越州、台州、温州、衢州一带,所收藏金石文物丧失殆尽。绍兴二年赴杭州,后卜居金华,为赵明诚遗著《金石录》作后序,备述一生哀乐参半。晚年寓居临安,境况孤苦凄凉。 李清照的气节 在随南宋朝廷南渡的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却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叛乱平定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很为之羞愧。二人逃亡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写了著名的《夏日绝句》。赵明诚读了,自责不已。 丈夫去世后,她的生活更加艰难。而当朝宰相秦桧的夫人是李清照二舅的女儿,她的亲表姐。但李清照从不同她们来往,秦府落成,大宴亲朋,她也拒不参加。 二、诗词故事 1.名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山东济南市是一座闻名中外的泉城,大大小小有72泉,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大明湖畔、趵突泉边的绿杨深处。对联中的“漱玉集”,指她的词集《漱玉词》,已失传。现我们看到的李清照著作,都是后人辑录重编的。 2.本词为表达少女怀春之作,别题为“春晚”。 三、文题背景 文本赏读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一、诵读,整体感知 提示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和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的感情。 提示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这个子夜,青春已如飞鸟般离去;绿肥红瘦的时节,我们的灵魂,在阅读中温习着青春的片羽。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稚嫩的沧桑,欲说还休。“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许,易安居士可解我心。 二、悟读,诗情画境 1.“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首词构思之巧妙,历来为词论家所称道,请就此词作赏析。 答案 三、品读,鉴赏评析 答案 这首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2.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1)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棠花怎么样了?” “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一点没动。” “你再细看看,那花红见少,绿叶见多了吧。” 3.“绿肥红瘦”一句语新意隽,历来被人称颂,说说其中道理。 答案 答案  “绿肥红瘦”指的是海棠。用一“瘦”字,状写雨后海棠由丰茂艳丽而憔悴零落,暗寓青春即将消逝之意,含蓄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伤春情绪。可见,“绿肥红瘦”,炼字奇巧,造境清新。 4.比较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和韩偓《懒起(节选)》诗,想一想,为什么李词比韩诗更给人以意趣横生之感? 懒起(节选) [唐]韩偓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答案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