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塬 顶部平坦,边缘处沟谷纵横。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数值大。 冲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多有放射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岱崮地貌 等高线封闭,中心出现陡崖。 梯田 等高线平行,疏密相间。 风蚀蘑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 地上河 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凸出,而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某一点绝对高度的计算 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400 500 A B C D E 计算A的海拔高度? 计算B的海拔高度? 500米HA600米; 200米HB300米。 1、某一点绝对高度的计算 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400 500 A B C D E 计算C的海拔高度? 计算D的海拔高度? 250 在两条等值线之间若还有闭合的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00米HC200米; 300米HD400米。 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400 500 A B C D E 计算AB的相对高度? 200米HAB400米; 2、某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500米HA600米; 200米HB300米。 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400 500 A B C D E 计算陡崖E的相对高度? 200米≦ HE400米 2、某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200 0 100 300 -100 海拔(米) 崖顶上限 300 崖底下限 -100 崖顶下限 ≥200 崖底上限 ≤0 相对高度计算: (n+1)dh≥(n-1)d (2)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1)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3、坡度的计算 (表明水平距离一样大) (表明相对高度一样大) 4、温度的计算 温度与高度之间有相关性,一般按照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来算,在干空气时,海拔大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度。 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具体要看题意。 (四) 褶皱山脉:平行水系; 山峰:放射状水系; 盆地:向水状水系; 山谷:常有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山脊:水系分水岭; 陡崖:常有瀑布。 等高线密集,水能丰富,不利航运。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四)等高线的应用 图中所绘甲、乙、丙三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丙 乙 甲 黄庄 乙 (四)等高线的应用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东北流向西南 东南流向西北 西南流向东北 西北流向东南 2.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A.180 B.200 C.220 D.240 3.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50 B.280 C.250 D.50 N a b a b X Y 400 300 (四)等高线的应用 下图所示湖泊属于咸水湖的是( ) (四)等高线的应用 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阳坡光热好,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迎风坡降水较多 2.判断气候特征 (四)等高线的应用 读“某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在1670米至2200米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在1333米至2000米 甲地可能为盆地,乙地可能为洼地 甲地可能为山地,乙地可能为盆地 乙 -4℃ -2℃ 0℃ 2℃ 4℃ 甲 丙 2℃ (四)等高线的应用 800 6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800 600 240 B 等高线 陡崖 河流 0 20km E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E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原因是 。 B 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四)等高线的应用 凹坡、均匀坡通视情况好; 凸坡通视情况差;军事上,凸坡有利于埋伏。 中间有障碍物通视情况差; 3.判断通视情况 (四)等高线的应用 凸 坡 A C B 上密下疏 上疏下密 凹 坡 第一:凹凸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凸坡,视野不好; 等高线上密下疏,凹坡,视野很好。 第二:障碍物 一个人站在S山顶,能看到中间的房屋吗?能看到Q山顶的小树吗?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判断在E、F、C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