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接栽培种??用大镊子、接种铲或接种匙取枣大原种,放于瓶或袋中料面上(若两端扎活结的菌种袋,每端都要接入原种)。1瓶原种约接60瓶或25-30袋栽培种。去弃表面老化菌丝及老种块。堵棉塞或用线绳扎袋口。贴标签,注明菌种名称和接种日期。 (二)培养 接种后将种瓶(袋)置于适温下培养。菌种瓶初放时,应直立于床架上,当菌丝吃料后,再将其横放;菌种袋根据气温可单层或多层叠放,隔4~5天转动或调换位置,以利于受温一致,并避免培养料水分的沉积;经常检查及时去除出现杂色、粘液及菌种死亡的瓶或袋;?逐渐降温当菌丝长至料深的1/2时,降温2~3℃,以免料温升高,菌丝生长细弱;注意菌龄原种约30天、栽培种约20~30天菌丝长满,再继续培养7~10天是使用的最好菌龄。 五、作业 1、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料)的配置有何 不同? 2、何谓接种?一只试管种可接多少瓶原种和栽培种? 3、菌种的表面有一块残留的琼脂块,证明该菌种是哪级菌种?菌种表面有少许玉米粒或麦粒,证明该菌种是哪级菌种?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了十多天,发现有些菌种块丝毫未萌动,请分析原因? 实验六、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中主要病虫害识别综 合观察分析(综合) 一、目的要求 能正确识别主要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及侵染症状,分析产生的原因,能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 二、基本原理 食用菌栽培中,优良的菌种是最关键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各类菌种培养观察中筛选出菌体洁白,生长旺盛,无污染和虫害的纯菌丝体(纯种)用于生产,否则会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 三、实验准备 ?1、材料:被侵染的培养料和子实体 ?2、器具:放大镜、显微镜、解剖镜、接种针、尖头镊、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火柴、无菌水、染色剂等。 四、实验内容 1、主要(竞争性)真菌侵染症状的识别 2、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五、方法步骤 1. 主要(竞争性)真菌侵染症状的识别。 (1)观察: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木霉、青霉、曲霉、毛霉、根霉、杂菌的危害症状。(2)镜检:载玻片中央滴半滴无菌水或染色剂,无菌尖头镊取少许污染材料置于水或染 液中,无菌接种针轻轻拨散,放盖片。低倍镜找理想目标,高倍镜下观察各霉菌的形态特征。 木 霉 食用菌的劲敌,后期呈墨绿色 后期 初期 显微镜下 曲 霉(黑曲霉及黄曲霉)黑曲霉孢子成熟后呈黑色,呈黄绿色的是黄曲霉。 青 霉 孢子成熟后呈青绿色 根霉 后期呈黑色(有假根及匍匐菌丝 毛霉 后期呈黑色(无假根及匍匐菌丝,日长速有时达3cm)。 2. 主要虫害的识别(1)外观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害虫的危害症状。(2)镜检??虫卵的观察:载玻片中央滴半滴无菌水或染色剂,无菌尖头镊取少许被害材料置于水或染液中,无菌接种针轻轻拨散,放盖片。低倍镜找理想目标,高倍镜下观察各虫卵的形态特征。??虫体观察:将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虫体置于解剖镜下观察。 菇蚊的卵、幼虫及成虫 菇蝇幼虫及成虫 菇螨 六、作业 1、绘图比较出木霉、青霉、曲霉、毛霉、根霉、 竞争性真菌个体形态特征的异同点。 2. 结合自己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实验结果综合分析造成发病污染原因。 食用菌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母种培养基配制及棉塞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食用菌固化培养基的配制。 2、学会棉塞 的制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食用菌母种分离、移接和斜面保存菌种都必须要制作相应的培养基,以备食用菌的培养、分离和保存之用。 培养基是根据各种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对营养物质需求制成的,它可供给食用菌的C源、N源、水分、各种无机盐及生长物质等。 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本实验学习斜面培养基(PDA)制作。 三.实验准备 1.器具:??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漏斗架、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棉花、线绳、牛皮纸、皮筋、纱布、电炉、菜刀、菜板、小铝锅等。 ?2.材料:??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 四、实验内容 过程:制马铃薯滤液→融化琼脂→培养基的分装 →棉塞的制作 方法步骤: 1.配方(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 ?2.制作方法 (1)制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