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广东海洋大学.doc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广东海洋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广东海洋大学最早开办的本科生专业之一,于1979年就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本科毕业生近4000人。现每年招收6个班,约210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行业特色明显,本专业现有制冷与空调、热能与动力两个专业方向。制冷与空调专业方向是我校传统的专业方向,开办以来为广东省及中南地区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和应用行业输送了大批的技术力量,已经形成了极大的行业影响。热能与动力专业方向培养广东省电力、船舶、化工等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受到了相关企业欢迎。 能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9人,有5位教师为硕士生导师,目前教师中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针对专业方向明确,其中制冷空调专业方向教师9人,热能动力专业方向教师8人。教师队伍中,两人曾获得“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1人获得“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中有四人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在三十多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本学科具有较丰富的本科教育办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学文件。并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些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就业率较高,2011年至2013年,就业率都能达到100%,2014年和2015年,就业率分别能达到99%和98%。考研的学生也逐渐增多,近四年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全国优秀院校研究生。近3年来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10余次,其中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个、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在第六、七、八届全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学生课外学术活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1次。此外,近三年来指导学生承担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近年来获得科研奖励8项。 能动专业现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传热传质学》),校级精品课程2门(《传热传质学》及《制冷原理与设备》),校级优质课程1门(《流体力学》)。先后出版了《工程热力学》(十二五规划教材,高教出版社)、《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泵与风机》等相关教材十余部。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主持省校等各级别教改课题1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15篇。2012年度,本专业获得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能动专业所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已经获得学校三轮重点学科的资助。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为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资助150万元。在此基础上,2015年申请得到地方与中央共建项目,继续得到150万资助。本专业现建设有湛江市海洋能及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10个实验室,包括:1个热工基本量测量实验室(压力、流速、流量、温度测量);3个基础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传热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制冷工程实验室、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3个研究生实验室:强化换热实验室、洁净燃烧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实验室。实验中心共设45门课程实验课,共88个教学实验,有基本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等几大类别。除了校内专业实验室外,本专业还在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二汽集团、武汉新世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二十几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以确保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科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近3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省级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6项,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项目合同额达到500余万。近3年来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及ISTP收录28篇。近几年申请和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此外,能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主持和参与了大量的建筑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如阳江永昊食品有限公司制冷系统热回收耦合太阳能干燥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高州龙利果业有限公司湿冷库系统的研发、珠海从海贸易公司水产品低温干燥系统及其干燥产品的开发研究。 专业存在问题。①专业课程实验,特别是热动方向的专业课程实验亟需加强,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②校内实训基地有待建设;③专业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尚需提升。本专业部分年轻教师存在工程实践机会少,经验不足的问题,因而教师的工程实践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