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岗位风险评估.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应急措施: (1) 刮蜡片遇阻不能硬拔,慢慢活动解卡; (2) 发生顶钻要加快上起或人拉,防止钢丝在井下打扭; (3) 发生掉刮蜡片事故时要及时上报,组织打捞; (4) 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3. 原因分析: (1) 计量间安全阀失灵、闸门及配件泄漏、量油玻璃管爆裂等引起油气泄漏; (2) 用轻质油、汽油拖地或擦拭设备; (3) 计量间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室内通风条件差; (4) 电器设备不防爆;使用非防爆工具或铁器撞击产生火花; (5) 没有动火手续或未按动火手续施工; (6) 在计量间内使用手机、BP机; (7) 室内吸烟或有其他明火。 4. 预防措施: (1) 计量间经常通风;若发现有泄漏要立即敞开所有门窗; (2) 严禁在计量间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 定期校验安全阀,保证灵活好用; (4) 电器设备必须要有防爆设施: (5) 计量间内严禁明火,动火必须办理动火手续,严格按动火方案施工,防范措施要准备充分并切实可行; (6) 严禁在计量间内使用手机、BP机; (7) 站内禁止吸烟 6. 应急措施: (1) 立即报火警,抢救伤员,并把伤员及时送往医院; (2) 切断电源及油气来源; (3) 向上级汇报,组织抢险,扑救火灾。 (1) 人员素质高 低 (2) 财产损失高低 (3) 环境 污染高低 (4) 影响面 高低 5. 综合评估: 1. 风险预想:扫线时可能发生的憋压刺漏、火灾等事故。 2. 风险危害:憋压刺漏、冒罐造成油气泄露及污染环境甚至发生火灾、伤人等。 采油岗位风险评估——扫线时可能发生的憋压刺漏、火灾等事故。 3. 原因分析: (1) 流程不畅通或倒错流程造成管线憋压刺漏; (2) 扫线时阀门开的过大,使气体大量进入罐内;将油带出罐外,造成大罐冒顶; (3) 以上两种情况均可造成油气泄漏,遇明火着火爆炸。 4. 预防措施: (1) 扫线前必须检查流程,保证流程畅通; (2) 并时刻注意压力情况,过高时立即停机; (3) 用天然气扫线时,大罐进口阀门不要开的过大,将管线内液体扫干净后应及时停止扫线。 (1) 人员素质高 低 (2) 财产损失高低 (3) 环境 污染高低 (4) 影响面 高低 5. 综合评估: 6. 应急措施: (1) 发现憋压刺漏、冒罐后及时停止扫线,倒通流程; (2) 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1. 风险预想:水套炉回火、炉管穿孔、爆炸事故 2. 风险危害:损坏设备,影响生产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采油岗位风险评估——水套炉回火、炉管穿孔、爆炸事故 3. 原因分析: (1) 水套炉水漏失后不及时补水会造成干烧使炉管烧穿; (2) 水套炉长时间干烧后又突然补进大量凉水造成汽化引起水套炉爆炸; (3) 供气阀门不严,在水套炉点火时炉膛里集有大量的天然气,点火时发生回火或炸膛; (4) 水套炉安全阀失灵,压力过高未及时发现。 4. 预防措施: (1) 认真巡回检查,发现缺水及时补水,并定期检查液位计; (2) 水套炉烧干要立即关闭火嘴降温,不得马上补水,以防汽化造成爆炸事故; (3) 水套炉点火前要对供气阀门进行检查和打开烟道进行通风; (4) 炉膛、炉管按安全规定的时间定期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水套炉安全阀要按规定进行校验。 (1) 人员素质高 低 (2) 财产损失高低 (3) 环境 污染高低 (4) 影响面 高低 5. 综合评估: 6. 应急措施: (1) 有人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2) 发现干烧时要停炉让其自然冷却后再补水; (3) 发生重大着火、爆炸事故时应及时切断油气的管道,(从流程比较远的上流和下流关闭阀门)停止可燃物的供给,(打开紧急放压阀),当着火爆炸事故无法控制时应通知上级部门和消防人员进行处理,站内人员应撤到安全距离外以防造成人员伤害。 采油岗位风险评估——系统油气泄漏 1. 风险预想:系统油气泄漏 2. 风险危害: (1) 发生油气中毒; (2) 引起着火爆炸; (3) 污染环境。 3. 原因分析: (1) 管线老化、焊接部位防腐质量差,腐蚀穿孔; (2) 流程闸门漏及垫子刺穿; (3) 开关闸门不平稳或操作失误; (4) 系统憋压或工作压力高于设计承压; (5) 有关施工作业对系统流程的破坏。 4. 预防措施: (1) 按有关规定定期对系统管线的腐蚀进行监测、修复和防腐; (2) 加强巡回检查,发现渗漏或系统压力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 (3) 熟悉流程、平稳操作; (4) 发现其他施工作业有可能对系统管线造成破坏时,对施工队伍提出警告。 (1) 人员素质高 低 (2) 财产损失高低 (3) 环境 污染高低 (4) 影响面 高低 5. 综合评估: 6. 应急措施: (1) 发现有严重油气泄漏时,要立即切断油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