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2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docVIP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 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2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考点2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1.“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解析:从材料“御街一直南去”中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本题选C项,根据所学,北宋时“市”的时间、空间限制已被打破。 答案:C 2.(密码原创)下列谚语中,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商业地位有所提高的是(  ) A.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 B.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 C.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 D.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 解析:A、B两项反映出商人地位明显提高,D项反映出商业地位的提高,而C项中“男子立田女织布”仍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故不能说明商业地位的提高。 答案:C 3.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雕版印刷是在唐朝出现,故②正确;广告反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故①正确;南宋杂剧《眼药酸》图反映的是③④。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A 4.(密码改编)宋元以来,闽浙沿海出现一些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些大城市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到朝廷海禁政策的影响,大城市对外贸易日益萎缩 B.受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欧洲人主导东亚贸易,明清商人无法与之竞争 C.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地移往长江中游地区,江南地区人口逐年减少 D.大城市容易成为倭寇劫掠的目标,中小型城市则常被忽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大城市和大港口因为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而走向衰落,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2012·山东济宁)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 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中“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近镇各村”“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可以看出①表述正确;材料中的太湖地区、苏州地区、松江地区,景德镇的手工业有所不同,表明③表述正确;材料中看不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表述错误;④所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A 6.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 126 74 1 583 陕西 (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 (不含 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 — 72 1 270 71 1 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排除D项;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无法反映B、C两项;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7.(密码改编)下列材料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 A.“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抑商政策。“商之子恒为商”表明对商人的歧视和身份限制,故D项正确。 答案:D 8.(2012·福建三明)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2 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 000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这些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击富商大贾 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从事工商业者征收重税,此政策显然是为了打击富商大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