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多参数城地质调查与技术方法创新.doc

项目名称多参数城地质调查与技术方法创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五 一、项目名称 多参数城市地质调查与技术方法创新 二、申报奖种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推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四、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五、主要完成人及贡献: 1.翟刚毅:投入工作量80%。1.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总策划,负责项目顶层设计。2.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3.提出城市地质调查框架体系,组织制定了工作指南和技术标准。4.作为主要设计者,组织研制了城市地质调查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5.《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上海城市地质》主要作者之一。 2.方正:投入工作量85%。1.长三角地面沉降防治与监测项目负责人,并负责地面沉降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和标准构建。2.主编《上海市“十一五”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创建长三角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3.上海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之一,参与编著《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上海城市地质》等。 3.程光华:投入工作量的90%。1.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协调、管理和指导。2.作为负责人主持编制了城市地质调查系列技术规范和工作指南,创建了技术标准体系。3.作为综合研究项目负责人和《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的第一作者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地质调查的理论、成果、技术方法。 4.刘聪:投入工作量的70%。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项目总负责。具体承担项目总体策划和组织实施,并负责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信息资料的共享落实;创建了平原区差异性地面沉降引发的地裂缝五种成因模式,主编《苏锡常地裂缝》;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提出地面沉降防控区域联动的建议,为地面沉降防控的制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5.龚日祥:投入工作量80%。作为“杭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杭州城市三维工程地质(第四系、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调查与模型构建关键方法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利用遥感资料判别地下空间资源已利用的调查方法,对工程地质层划分、桩基等基础形式及抗震场地类别判别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参与了杭州市地热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与地热资源勘查靶区选区工作。 6.王家兵:投入工作量80%。“天津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天津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全面技术工作,组织项目设计、实施、成果报告编制。参与制定相关规范、工作指南和技术标准体系。参加编著了《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 7.卫万顺:投入工作量80%。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项目。首次开发研制了北京城市地质网络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了北京基岩、新生界、工程建设层以及奥运场区等8个三维地质模型和城市地下水流仿真模型,该项目获200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完成了《北京城市地质》和《北京城市地质图集》等5部学术专著。 8.庄文明:投入工作量90%。“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技术工作和实施过程。参与制定相关规范、工作指南和技术标准体系。参加编著了《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 9.杨祝良:投入工作量90%。全面负责《南京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技术工作,建立南京市三维地质结构和地质数据中心,进行南京市城乡用地评定,成果得到及时应用;总结内陆山间盆地型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参与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技术研讨,负责地质资源调查技术方法编写;参加编著了《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 10.毛晓长:投入工作量的70%。参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工作部署、立项、设计审查、成果验收等组织实施与管理;参与制定相关规范、工作指南和技术标准体系;参加编著了《国家城镇化的地学保障.中国城市地质调查丛书》。 11.何中发:投入工作量80%。“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主要参与构建上海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参与地质环境容量评价体系中关于土壤环境容量评价方法研究,参与上海城市规划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技术研究等。 12.赵建康:投入工作量80%。“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浙江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主持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设计、技术要求编制、模型研究与监测网建设;创建了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监测、地面沉降风险管理、三维地面沉降模型与预警等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出了适合杭嘉湖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控措施;主编浙江省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规范、浙江省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等。 13.庄育勋:投入工作量80%。城市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