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可见隐球菌 110 降低 增高(常2.0) 500 1+~3+ 不太清 高 隐球菌脑膜炎 病毒血清学试验或培养可阳性 正常 正常 正常或稍增高(1.0) 300, 淋巴为主 +-~2+ 清或不太清 正常或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培养结核菌可阳性 110 降低 1~5 25~500 淋巴为主 1+~3+ 不太清(毛玻璃样) 较高,阻塞时低 结核性脑膜炎 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 110 明显 降低 1~10 500~1000 中性为主 2+~3+ 浑浊 高 化脓性脑膜炎 110~127 2.8~4.2 0.2~0.4 0~10 _ 无色透明 60~160 正常 其他 氯化物(mmol/L) 糖(mmol/L) 蛋白(g/L) 白细胞数(×10e6L) 潘氏试验 外观 压力(mmH2O) 疾病 八、治疗 (一)中医治疗 1.内治法 1)痰热壅盛 证候特点:起病急骤,热势较高,神识不清或谵 语妄动,颈背强直,阵阵抽搐,唇干渴饮,喉中痰鸣,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祛痰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2)痰气郁结 证候特点:缓慢起病,神志抑郁,表情淡漠, 目光呆滞,喃喃自语,或肢体乏力,纳食不 佳,小便自遗,苔白,脉弦滑。表现为狂躁 者,症见神识昏乱,烦闹不安,善惊易怒, 甚至毁物伤人,舌红,苔腻或黄,脉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3)痰阻经络 证侯特点:神识不明,肢体麻木,瘫痪, 或见偏瘫,斜视,舌紫黯,脉弦滑。 治法:涤痰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外治法 鲜生地、大青叶、生石膏各30g,石菖蒲9g煎至100ml,加紫雪丹2g,分2次保留灌肠,日1剂。 * 病 毒 性 脑 炎 教学目的: 1.了解病毒性脑炎的概念与预后。 2. 熟悉病毒性脑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 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 3.掌握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要点。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 2.难点:病毒性脑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诊断。 病例分析 患儿陈××,男,3岁,因“发热3天,神昏抽搐1小时”于8月2日由我院急诊收入院,患儿入院时高热,处于中度昏迷状态,频繁抽搐,喉中痰鸣,大便秘结。查:T 39℃,P 148次/分,R 32次/分, BP 105/56mmHg,双瞳孔直径3mm,两侧对称,对光反应迟钝,各生理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双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舌红降,苔黄腻,脉滑数。 1.诊断思路? 2.需做哪些检查?3.中西治疗? 一、概述 (一)概念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 如果脑膜同时受累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 以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及脑膜刺激 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分类 1.以节足动物为媒介的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东方马型脑炎,加州脑炎,森林脑炎等。 2.不经节足动物传播的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 (包括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脑炎, 疱疹病毒脑炎,腮腺炎病毒脑炎,流行性感冒 病毒脑炎等。 (四)范围: 古代中医没有专门的论述,大多可归属 “惊风”“温病”范畴,若以精神症状为主可 归入“癫狂” 范畴。 《小儿药证直诀· 急惊证治》“小儿急惊者, 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 便黄赤,剧则发搐也。” . 二、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外感温热邪毒 自鼻而入 先犯肺卫 正气不足 痰热相结 素体痰湿内蕴 由口而入 先犯脾胃 偏热者 痰热壅盛 内陷心肝 昏迷抽风 偏痰者 痰蒙心阻络 精神异常,肢体失用 病机特点: 1.病机以热、痰为主。偏热者易致内陷心肝, 导致昏迷抽风;偏痰者则无形之痰蒙心阻络, 以致精神异常,肢体失用。 2.病位在心、肝、脑窍。 3.证如温病气营两燔,但多无疫邪一方受病的 特点,也不一定按卫气营血传变 三、 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约80%以上的病毒性脑炎由肠道 病毒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某些传染病 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病原。但临床上仅约1/4的 病例可查出确切的致病病毒 (二)发病机制: 呼吸道 病毒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