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能量代谢讲义.ppt

物质与能量代谢讲义.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比例如表5-10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尽管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具有各自的特征,但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个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 径赛项目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 项目 ATP-CP和酵解能系统 酵解能和氧化能系统 氧化能系统 100、200米 98 2 - 400米 80 15 5 800米 30 65 5 1500米 20 55 25 5000米 10 20 70 10000米 5 15 80 马拉松 - 5 95 运动时间与最大输出功率及能源系统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 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运动强度50%VO2max时:脂肪氧化分解成为主要能源,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每两分钟就更新50%,说明脂肪代谢非常活跃。 运动强度50%VO2max时:糖的分解供能显著加强 健身运动的强度:50%-70%VO2max 理想的运动时间:30分钟-1小时 跆拳道供能特点 跆拳道运动是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 比赛中技术动作分类 占比赛时间% 步法移动 66.3% 快速单击攻防反击 17.5% 快速连击攻防反击 12.3% 裁判判罚及运动员倒地 3.9%。 跆拳道比赛中各种技术动作占时 跆拳道比赛中主要技术动作用时及供能特点 技术动作 一个回合用时 主要供能系统 快速单击攻防反击 3.0±2.2s ATP-CP系统 快速连击攻防反击 10.0±7.4s ATP-CP和糖酵解供能系统 比赛进程与供能特点: 1. 比赛开始阶段,攻防反击的时间较短,以ATP-CP供能为主;对峙移动,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 2. 比赛中间阶段的近距离的对峙时间较长,攻防回合较多,糖酵解系统供能增加,乳酸生成增多。 3. 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体能下降,对峙时间增加,攻防时间减短,有氧系统供能比例增加。 4. 乳酸生成积累或消除会随着比赛的剧烈程度和延续时间而不断变化。每局局间1min休息要使机体尽可能恢复,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 第三节 体 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 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一)体温的测定 测定的常用部位:口腔、直肠和腋窝 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oC 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oC 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oC。 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2~8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2.性别差异 ⑴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⑵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临床上通过测定基础体温监测受试者的排卵日期,用于人工受孕。 3.年龄差异 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高于老年人。原因:与基础代谢率相一致。 4.肌肉活动 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手术麻醉和某些药物可导致体温降低,故应注意保暖。 5.其他 二、体温调节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 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倍。 2.产热部位 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 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 四个途径: (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 (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 (3)随尿、粪排泄散发 (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 皮肤散热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2.皮肤散热方式 (1)辐射散热 (2)传导散热 (3)对流散热 (4)蒸发散热 ①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 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人体约1000ml/日(皮肤约占2/3,肺占1/3) ②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 为什么肥胖者不怕冷? 脂肪为热的不良导体,传导散热量要少些。 冬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