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因素对行政体系形成的影响分析——古希腊与古代中国之比较
第26卷第1期
2011年2月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
V0l_26No.1
Feb.2011
地理因素对行政体系形成的影响分析
——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之比较
康婷婷,陈宇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地理因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基础,并进而孕育了
由经济基础决定着的政治文明.在分析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地理因素差别的基础上,从文明道路和行政体制两个
方面阐释在地理因素影响下的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行政体系的相异之处,进而推演出地理环境在生产方式以及跟
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巨大的结论.
关键词:地理因素;政治环境;古希腊;古代中国
DOI:10.3969/j.issn.1674~5035.2011.01.019
中图分类号:K9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35(2011)01—0080—03
人类历史是一部精彩绝伦的长卷,自然地理是
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对
地理环境是这样阐释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
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孕育人成长和制约人
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地理环境的特征决定了生产
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了经济关系及随
在经济关系方面的所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的发
展……”E13由此可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
理环境,地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
生产方式.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
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到,在公元前500年前
后,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印
度,这个时代被称做”轴心时代”.人类文明有两
个原发性的文明中心: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它
们就像车的两轮,并行不悖地引导着整个人类文明
向前发展.从文明的原点出发,古希腊作为西方政
治文明的滥觞之地,同中国有着完全相异的政治文
明,这和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内在相合的.
1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地理因素之比较
(1)开放的海洋分散型与闭合的内陆整体型
古希腊属于开放的海洋分散型地理结构.它地处地
中海东部中央,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
收稿日期:2010—10—11
作者简介:康婷婷(1986一),女,福建永春人,在读硕士,主要
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
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扼欧,亚,非三洲
的要冲.希腊半岛被爱奥尼亚海和地中海及爱琴海
所环抱,形成三面环海的地缘之利,且海岸线长达
一
万多公里,曲折多变,犬牙交错,在希腊半岛中
部和南部造就了许多天然的海湾和良港,爱琴海诸
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也有许多优良的海湾和港口,便
利的交通有利于其和外部世界的广泛交流.
古代中国属于封闭的内陆整体型地理结构,处
于”四海之内”.《尔雅》中解释过”四海”的真
正含义:”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在
《日知录》中顾炎武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
“则海非真水之名……然则《诗》,《书》所称四
海,实环华裔而四之,非寓言也.”由此看来,
“四海之内”所指的地理范围也就等同于蛮夷戎狄
华夏各族在内诸多上古先族所生活的地域,替换成
今天的地理概念即是指包括东亚大陆及其沿海地区
在内的广大地域范围.【2四周是难以逾越的天然障
碍:东临茫茫沧海,西北戈壁黄沙,西南高原险
峻,内部回旋,幅员辽阔,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
相对隔绝的状态.
(2)狭小的山谷平原与广阔的黄河中下游平
原希腊半岛山多地薄,平原狭小,土地资源十分
稀缺.《贝德克尔希腊旅行指南》(Baedekers’
GuidetoGreece)记载道:在希腊的总面积中只有
18%是可以耕种的,8%是草地和牧场,9%是林
第1期康婷婷等:地理因素对行政体系形成的影响分析——古希腊与古代中国之比较81
地,其他65%是山地.而在古代可耕地的比例更
小.也难怪希罗多德称希腊”一生下来就是由贫穷
哺育的”.
与古希腊的地理面积狭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
国土地的广袤.司马迁就有过”关中自西,雍以东
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史记?货殖列传》)
的赞叹.华夏文明的中心就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
该地区潜在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农业耕种的
面积巨大.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多森林,这些对于
气候水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较之现在温暖,
雨水也不算欠缺,这些都有利于从事传统的自然农
业经济.
(3)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古希腊位
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
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这种气候的年降雨量分布不
均,夏季降水不足10%,而冬季却降水丰富,温
和湿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