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讲义新人教版.ppt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讲义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鸡 鸣 驿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3.海路交通发达 a.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b.宋海路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 【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 雕版印刷品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雕刻印刷术作品 中国最早最大最精之雕版墨印填色珍品。辽代版画《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是目前世界上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木刻版印着色立幅中时代最早、幅面最大、刻印最精的作品。 精美细腻的经头画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作用)。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刻版宝钞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看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能否告诉大家雕版印刷技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毕昇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北 宋 泥 活 字 版 活字印刷制版步骤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北宋泥活字 木制 活字 王祯转轮排字法 元中期 铜制活字 元 代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这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节约了许多时间,也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4.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朝鲜、日本 东 东南亚地区 南 活字 印刷术 西 欧洲、波斯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铜活字 工匠雕版 工匠雕版 激光打印机 工匠雕版 工匠雕版 激光打印机 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1··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纪念这位专家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王选 当代毕昇 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思考:什么是指南针? 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