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犯罪构成;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 ) ;2、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多选) ;3、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本题中行为主体路某是15岁,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范围。
根据共同犯罪理论,教唆者所实施的教唆行为本身并不能独立定罪,而应依据其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内容来定罪处罚,而在其所实施的三种犯罪行为中,只有教唆他人抢劫财物的行为符合其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即构成抢劫罪,而对于另外两种犯罪行为(教唆他人盗窃与教唆他人绑架)不在此范围之列,故其不构成这两罪。 ;4、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多选);答:本题情形属于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即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这种认识错误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5、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参考答案:;6、24岁的青工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一日,张某带小涛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涛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7、某护士在给一病孩注射青霉素时,忘记了做皮试,致小孩过敏死亡,某护士的行为属于( ) ;8、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参考答案:;9、一放牛女孩骑在牛背上,一小男孩(15岁)淘气,将牛激怒,牛入深水,女孩淹死。 ;10、北京市某公司职工郑某(女,27岁)和谢某(女,26岁),两人同住一个单元,同用一厨房,因此双方经常因为厨房使用问题发生矛盾。郑某怀疑谢某偷用自己的煤气烧饭,但没有证据。有一天,郑某知道谢某不上班,便借故提前下班回家,径直向厨房走去,这时,见谢某正在自己的炉灶做饭,于是立即大喊起来,并打开房门,让邻居进来证明自己的炉灶还是热的,同时破口大骂谢某,使谢某感到很难为情。两人正在争吵时,只见谢某口吐白沫,一头裁倒在地,轻轻地翻了一下胳膊就死了。人们把谢某送往医院诊断,谢某患有严重的胸膜炎。
问题: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之。;11、张某,男,35岁。某日晚10时左右,天下着小雨,张驾驶汽车返回车库。同车的马某将车库门打开,张关灭汽车大灯,只开小灯驶进院内。在调头准备倒车时,汽车右前轮将睡在塑料布下的李某当场压死。后查明,李是一过路借宿的农民,原安排他在车库的马车上睡,后来他自行搬到车库院中,并用大块塑料布蒙头盖脚睡在地上。在准备调头倒车时,张和同车的马,都没有发现睡在地上的李。在本案中,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答: 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理由:虽然张某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其一,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他有人在车库借宿;其二,当时正值晚上,天又下雨;其三,张已经关掉了汽车大灯,仅开小灯倒车。因此,张当时无法预见到有人在院内睡觉、自己倒车可能会压死睡觉人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张某对于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他人死亡在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造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是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12、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某立即停车将李某抬到自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李某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李某死亡。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答: 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超速行驶,驶入非机动车道上将骑车人撞伤,属交通肇事罪,主观上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将伤者扔在偏僻地段,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致其死亡的行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和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