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
——读蔡嵩云《柯亭词论》有感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2班
贾焕欣
学号:201042697
摘要 :
柳永是词史上一大家,文采斐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历来评论众多。现就蔡嵩云《柯亭词论》中对柳词的评论(柳词胜处,在气骨,不在字面。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而章法大开大阖,为后起清真、梦窗诸家所取法,信为创调名家。如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倾杯乐“木落霜洲”、卜算子慢“江枫渐老”、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诸阕,写羁旅行役中秋景,均穷极工巧。)分别从气骨及情景关系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柳永 气骨 情景关系
正文:
一.俚语俗言中气骨不减
陈匪石在《声执》下卷中说:“柳永(词)高浑处、清劲处、沉雄处,体会入微处,皆非他人屐齿所到。”清人谭献在评价柳永的《倾杯乐》一词的时候说:“耆卿正锋以当杜诗。”蔡嵩云《柯亭词论》云:“柳词胜在气骨,不在字面。”为何这些词学批评家会给予柳词如此高的评价?这要从“气骨”一词的来源来追寻答案。
“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美学范畴,“风”源于儒家诗教,《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自孟子提倡“养吾浩然之气”之后,“气”便用于论人论文。“骨”的观念最早由老子提出。在《老子》第三章中提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五十五章:“肾弱筋柔而握固”老子从人的自然生命的角度指出了“骨”与生命力的顽强地密切关系。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频频使用“风骨”,三国时刘劭《人物志》以“骨气”来品藻人物鉴识人物的性格、心理,称“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葛洪的《抱朴之辞义》把“骨”的概念引入到文学批评之中,谓:“属家之笔,亦各有病……其浅者则患乎妍而无据,证援不给,皮肤鲜直两骨鲠迥弱也。”刘勰更是系统地提出了“风骨”的美学理论,《文心雕龙》多处提及风骨。他肯定了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对作品的风格有着积极的影响,文中说:“才有庸隽,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郑雅,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在刘勰看来“气”是“才力”的源泉,能让柳永得到最多赞誉也最具风骨的词,非其羁旅行役悲秋词莫属。
《乐章集》内共收入柳词212首,羁旅行役词占据很大部分有80首之多,也最能表现词评家们对他的“气骨”大肆标榜。《八声甘州》是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将志士悲慨与儿女柔情结合,体现刚柔相济的艺术美。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与此词蹊径相仿的《卜算子》曰:“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所谓“江枫渐老,汀蒽半凋”,一如“藏花浙老”、“梧叶飘黄”;所谓“满目败红衰翠”,一如“是处红衰翠减”。写出了众芳芜秽之景,引发了“苒苒物华休”之悲。柳永笔下的羁旅是黯淡的一切,冷落、凄紧、萧索,满目的疮痍、事物都是残缺的形象,词的上片写景悲秋,下片抒发离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他的浪迹天涯、游宦之旅的苦苦追求,是其率真人性里的一份执着。
他的坎坷人生,他伤秋怀人的凄苦寂然的心路历程是中国封建社会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遭际和个体生命体验的集体无意识积淀。柳词中的“气骨”是建立在悲苦之中的,不像魏晋世人的慷慨任气,也不似唐人的兴寄道劲,但是相同的是他的词也拥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
二.写景处含真情,情景交融。
早期的诗中,自然景物往往只作为起兴或比喻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到了唐代,景物的运用有了较大的突破。唐诗中已经普通使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词中情景交融与诗中的情景交融是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与丰富。唐五代词虽有借景抒情词,但这类词数量很少,不成规模,又限于小令,景致多是单镜头的,抒情多是刹那间的感情,显得比较简薄。真正有意在词中开创情景交融的意境,并把这种意境铺展得如此完美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