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201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
目 录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基于DEM的河网提取理论
案例区域试验与分析
河网分形理论
结论与展望
基于DEM的河网结构分形研究与分析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背景
DEM河网提取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意义
DEM河网提取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现状
DEM河网提取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研究现状
1
2
3
4
5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二、基于DEM的河网提取理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DEM概述
结论与展望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称为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用离散的方法表述地球表面的地形信息,包括平面坐标信息和高程信息等。
DEM概念
常用的DEM模型主要有规则格网模型(Grid,lattice,raster)、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等高线(Contour)模型。
DEM分类
原始DEM
填洼
1
2
3
4
5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河网提取模型
结论与展望
先确定数字高程模型中每个格网的具体流向,然后根据流向计算出区域内的汇流累积量,选择合适的集水阈值确定河网水系。
基于流向提取河网水系模型
计算流向
计算汇流累积量
设置阈值
6
7
河网分级
栅格河网矢量化
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河网分级方法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级
指尖状的支流都属于第一级水流弧段,两个级别相同的水流弧段汇合成高一级的水流弧段。
指尖状的支流都属于第一级水流弧段,前两条水流弧段级别数的量性相加,形成后一条水流弧段的数。
研究背景及意义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三、河网分形理论
河网分形理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
“不规则,支离破碎”的物体特征。
分形
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
特点
非整数,复杂形体占有空间的有效性
分形维数
研究背景及意义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复杂网络
网络、复杂网络(度)
图论
钱学森:具有自组、自相似、吸引子、小世界、无标度中部分或全部性质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
复杂网络
研究背景及意义
案例实验与分析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结构分形维数
最大排除堆燃法
1
2
3
4
5
河网分形理论
结构分形维数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四、案例区域试验与分析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原始数据
数据下载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的公开数据,是由美国太空总署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以及德国与意大利航天机构这几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联合测量的数据。
数据来源
(1)数据为SRTM数据90米分辨率
(2)东经97度至108度,北纬26度至34度
(3)四川省横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形复杂多样。
数据特点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试验步骤
实验总流程
1
2
3
4
5
原始DEM
以市为单位裁剪DEM
计算各市地形的平均粗糙度
计算各市地形的平均坡度
提取河网矢量数据
6
提取市界范围内的最大流域
7
提取流域内完整河网
8
计算各市内河网分形维数
9
分析比较分形维数
1
原始DEM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试验步骤
实验总流程
2
以市为单位裁剪DEM
以市为单位裁剪DEM
2
研究背景及意义
DEM河网提取
结论与展望
河网分形理论
案例实验与分析
试验步骤
实验总流程
3
计算各市地形的平均粗糙度
一般我们用地表粗糙度和坡度来表示地形地貌的地势起伏的复杂程度。
(1)平均粗糙度:地形地貌的粗糙程度
(2)平均坡度
平均粗糙度与平均坡度
平均粗糙度计算模型
平均坡度计算模型
序号
城市
栅格总数
地形粗糙度
平均坡度
1
成都
1340735
1.030054
7.459192
2
绵阳
2510906
1.085566
17.787564
3
自贡
543571
1.006331
4.615428
4
攀枝花
917661
1.084447
19.927076
5
泸州
1524564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CT316-2014-烟用材料中铬、镍、砷、硒、镉、汞和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 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顶层设计方案.pdf VIP
- 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通用模板.pdf VIP
- Project 1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02S515 排水检查井(图集).docx VIP
- 营销渠道的服务渠道.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青岛版(2024)第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银行客户经理培训》课件.ppt VIP
- WJ30059-2024军工燃烧爆炸品工程设计安全规范.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点清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