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目 录
前言 …………………………………………………………1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概况 2
第一节 矿井概况 2
第二节 可能发生各类事故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 10
第二章 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预防事故有关规定 11
第三章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12
第一节 瓦斯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12
第二节 火灾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16
第三节 水灾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21
第四节 顶板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27
第五节 煤尘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30
第六节 运输、提升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33
第七节 机电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35
第四章 处理矿井灾害事故救援预案 37
第一节 处理重大灾害事故救援预案 37
第二节 组织机构职责 38
第五章 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贯彻与实施 41
第一节 井上下消防材料库配置 41
第二节 批准后的《计划》学习、贯彻与执行 41
第三节 批准后的《计划》的检查、落实与修改 42
第四节 救灾演习工作 42
表1-1 地面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 43
表1-2 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 47
PAGE 42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前言
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治理好矿井瓦斯、水、火、顶板、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及机电、提升运输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圆满完成本年各项方针目标,并能在一旦发生事故时有效控制局面,排除影响,减少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定》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编制《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望矿属各队组接本计划后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地理情况
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20km处寨头村。地理坐标: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 — 36°51′33″,该矿距夏门镇6km,从矿区向东1km有简易公路相通,然后向南在夏门镇并入大运公路,距南同蒲铁路灵石煤炭集运站仅20km,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山与太岳山之间,井田地形总体上地形总体上中部高、四周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山梁上,海拔1065.1m,最低点为井田西南部,海拔806.0m,最大相对高差259.1m。井田内仅东北及西南部基岩出露良好,其它部分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覆盖。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核[2009]64号文件及晋煤整合办核[2010]66号文件精神,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与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二坑在原有两矿井井田范围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进行整合,整合后为“灵石县夏门镇红岩煤矿”,根据(晋)名称变核企字[2009]001383号文件,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45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8048 ,批准开采煤层2#-11#,井田面积为4.7104k㎡。
二、地质情况
(一)地质情况
井田内地质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第三、四系、井田多被黄土覆盖,沟谷见有山西组及石盒子组出露。
(二)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本井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山西断块的中西部吕梁块与晋中新断陷的接触部位;为吕梁山背斜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灵石富家滩复背斜与晋中新断陷的接壤部位。区域构造以褶皱为主,构造形态比较简单,多为平缓开阔的短轴褶曲,次生有岩溶坍塌的柱状陷落,局部见有断裂构造。
2、井田构造
井田内构造总体呈现舒缓的波状起伏,井田中部发育一宽缓的向斜,南部发育一次生背斜及一小向斜,井田中部发育断层1条,有2个陷落柱。地层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地层倾角较小,3~6°左右。
主向斜:轴迹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西—南东。北东翼表现为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4~6°;南翼为一次生背斜及一次生向斜。
次生背斜:位于井田南东部,轴迹井田长约1650,影响宽度约600M.俩翼对称,倾角3~4°.
次生向斜,位于井田南东部,轴迹走向北西-南东,轴迹井田内长约1400M.影响宽度约650M.俩翼产状相近,倾角3~4°.
F1断层:根据井下揭露,井田中部发育1条正断层,断层走向东西向,倾角南,倾角75°,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