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课件 第五章_旅游资源评价唐承财.pptVIP

旅游地理学课件 第五章_旅游资源评价唐承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旅游地(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对于一系列旅游地(旅游资源)进行一般体验性评价,其结果可以形成一个评价序列。 第五章 旅游资源 序次 旅游名胜名称 1 万里长城 2 桂林山水 3 杭州西湖 4 北京故宫 5 苏州园林 6 安徽黄山 7 长江三峡 8 台湾日月潭 9 避暑山庄 10 秦陵兵马俑 游客评出的中国十大名胜 第五章 旅游资源 * 二、美感质量评价 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较为成熟,目前公认的有四个学派: 1.专家学派 2.心理物理学派 3.心理学派(认知学派) 4.现象学派(经验学派) 第五章 旅游资源 专家学派: 凡是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就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 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元素,强调多样性、奇特性、协调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风景质量分集中的主要作用。 风景评价工作由少数专业人员来完成。 第五章 旅游资源 专家学派: 评价方法: 1.划分风景类型; 2.评价亚型的风景质量; 3.根据等级质量标准进行综合判定。 第五章 旅游资源 风景类型 风景质量因子 权重 评分值 评价结论 自然景观美 山 水 洞 石 天象变化及田园景色 四季景致 0.2 0.2 0.16 0.14 0.17 0.13 97 97 88 82 90 85 总分:91 很美 人文景观美 古迹和革命遗迹 风土人情 神话传说 0.33 0.35 0.32 64 67 78 总分:70 一般 建筑园林艺术美 建筑与园林总平面布局 立体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建筑色彩 古建筑保护 整体意境与效果 0.19 0.20 0.18 0.19 0.24 69 68 67 71 72 总分:70 一般 桂林风景质量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 * 心理物理学派: 基本观点: 1.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可以将普通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的衡量标准; 2.人们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评估,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定量表达; 3.风景审美是风景和人之间的一种作用过程,风景质量评估实质是指建立反映这一作用关系的定量模型。 第五章 旅游资源 心理物理学派: 评价方法: 1.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 2.确定构成所展示的风景的基本成分; 3.建立风景质量与风景的成分之间的相互模型; 4.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同种类型风景的风景质量评估之中。 第五章 旅游资源 心理物理学派: 施罗德和丹尼尔(1981)以阔叶草、林木胸径、朽木与倒木多少等7个因素来评价西黄松林的风景质量。 S为西黄松林风景质量评价值 K为阔叶草 X为胸径大于41厘米的西黄松 G为灌木 H为禾草 C为采伐残遗物 P为胸径小于13厘米的西黄松 T为胸径在13-41厘米的西黄松 第五章 旅游资源 心理物理学派: 布雅夫等(1982)以照片为工具,对视野中远处森林风景的风景质量进行评估。 E为远景森林风景质量评估值 A为(照片上)峻山面积 R为(照片上)远景森林面积 L为(照片上)平地面积 I为(照片上)林木受虫害面积 M为(照片上)森林覆盖率 第五章 旅游资源 心理学派: 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既注重风景中那些易于辨识和理解的特性,还对其中蕴含的具神秘感的信息感兴趣。 研究侧重点在于对人类风景审美过程的理论解释。 实用性较差。 第五章 旅游资源 现象学派: 风景作为独立于人的客体而存在,人在风景欣赏中和自然风景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单向作用关系。 被试者不仅被要求简单地给风景评出优劣,而是要详细地描述自己的个人经历及关于某风景的感受等。 实用性较差。 第五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气候对所有的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包括两个方面:旅游活动过程的影响和旅游者的体感舒适度的影响,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多评价后者。 第五章 旅游资源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奥利弗(Olive,1987)提出用温度-湿度指数和风寒指数来评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THI为温度-湿度指数值 Td为干球温度 RH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指数在60-65时,大多数人感觉舒适;温度-湿度指数为75时,至少有一半人感觉不舒适;而指数值在80以上时,几乎所有人都感觉不舒适。 第五章 旅游资源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K0为不考虑人体皮肤蒸发,完全遮荫情况下空气的总冷却率 V为风速(m/s) Ta为气温(℃) 第五章 旅游资源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第五章

文档评论(0)

189****66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