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之夏季高温中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知识之夏季高温中暑 2015.06.02 监察中心 目录 一、何为中暑? 二、中暑类型 三、中暑原因 四、中暑表现 五、中暑预防 六、高温预警信号含义及防御指南 七、中暑急救 备注:本课件素材均来源于中国安全网,在此感谢。 中暑,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一、何为中暑? 二、中暑类型 二、中暑类型 1、 热射病—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二、中暑类型 2、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所致,症状同热射病,但体温不一定升高,头部温度有时增高到39℃以上。 3、热痉挛—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类型 三、中暑原因: 机体产热增加:体力劳动强度大,人员有发热、甲亢、心血管疾病、服某些产热药物… 机体散热减少:湿度过大,肥胖,衣服不透气… 汗腺功能障碍:皮肤大面积瘢痕形成、硬皮病、先天汗腺缺乏… 其他:个体高温适应能力差、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不良作业环境:作业环境温度>32℃,或湿度>60%或<30%,或通风效果差等; 四、中暑表现 1、先兆中暑:大汗淋漓、头晕耳鸣、口渴、恶心胸闷烦躁、动作迟缓不协调、四肢无力等症 未能及时处理 2、轻度中暑:体温升高(38.5℃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神疲力乏等症状,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轻度中暑现象 3、重度中暑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无明显体温升高; 热衰竭:出现眩晕、恶心、晕厥、心动过速、低血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多见于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人 此时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日射病: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初始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热射病:高热40℃以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劳力性: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者多见 表现持续出汗、心动过速、甚至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肝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衰竭 非劳力性:好发于居住环境不良的老年人、慢性疾患者 表现为高热、无汗、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多脏器衰竭 四、中暑表现 五、中暑预防1 1、补充水分 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2~2.5L水。 出汗较多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而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多食时令蔬菜、瓜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乳制品即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五、中暑预防2 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 大渴忌过饮 大渴果饮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餐前和餐时不宜喝水 餐前和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此对健康不利; 晨起先喝一些水 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可选择的饮品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饮料 功能饮料 牛奶及含乳饮料… 五、中暑预防2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五、中暑预防3 增强营养:营养膳食应是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 、B1 、B2 和C。平时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备防暑药:外出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及时服用。 适时查体:提倡每年暑期来临前行健康体检。凡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甲亢、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 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五、中暑预防4 应对高温 关注天气预报 高温作业环境做好通风降温 可能时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禁止具有高温作业禁忌症人员进入高温作业岗位 适当的耐热训练可提高热耐受能力---热适应 通过有意识的体育锻炼,增强人们的耐热能力,初夏时节每天早晚进行散步、跑步等至微微出汗; 在气温刚开始偏高时,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