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片,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郑和的船队到过哪些地区?(根据图中人物的衣着、建筑物等思考) (4)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加强。郑和船队的主要活动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大象、佛教建筑等说明郑和船队到过东南亚地区;蒙头巾、阿拉伯建筑等说明郑和船队到过西亚地区;黝黑的皮肤、赤着上身的打扮,说明郑和船队到过非洲。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倡和平交往等。(言之有理即可) Page ? * Page ? *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考古发现,明代古沉船所在地——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县,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郑和下西洋成功实现的条件,不包括( ) A. 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B. 造船业发达 C. 指南针的应用 D. 西方国家文明的吸引 2. “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以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D D 3. 在今天的澳门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土生葡人,他们是澳门土生土长的葡萄牙后裔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 ) A. 13世纪 B. 14世纪 C. 16世纪 D. 15世纪 4.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 明朝国威的树立 C.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航海技术的发展 D D 5. 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类似贡献的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郑和 D. 忽必烈 6.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雅克萨之战 A B 二、综合题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对哪一事件的描述?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想象郑和曾面临过哪些困难? (2)郑和船队“昼夜星驰”“若履通衢”的原因有哪些?(从科技角度思考) 郑和下西洋。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等。 造船技术先进;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丰富的航海经验等。 Page ? * Page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