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行车视距的概念 2. 行车视距的计算方法及标准 3. 行车视距的保证 3.6 行车视距 教学内容: (第9讲) 重点解决的问题: 1. 各级公路执行的行车视距的指标分别是什么? 2. 如何保证各级公路在平曲线内的行车视距? 平面交叉处 纵断面:凸竖曲线 凹竖曲线: (下穿式立体交叉) 3.行车视距分类: (1)停车视距 (2)会车视距 (3)超车视距 平面上的视距问题 纵断面上的视距问题 3.6 行车视距 1.定义:行车视距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当发现障碍物后,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所需要的必须的最小距离。 2.存在视距问题的情况: 夜间行车:设计不考虑 平面上:平曲线(暗弯) 3.6.1 行车视距的计算 反应距离 S1 制动距离 SZ 停车视距ST 安全距离 S0 1.停车视距 定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停车视距构成: (1)反应距离S1: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感觉时间为1.5s; 制动生效时间为1.0s。 感觉和制动生效的总时间t=2.5s,我国采用1.2s 在这个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3.6.1 行车视距的计算 1.停车视距 定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停车视距构成: (1)反应距离S1:是当驾驶人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 1.停车视距 定义: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停车视距构成: (2)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停车视距: 忽略了滚动阻力系数f 3.6.1 行车视距的计算 (3)安全距离:5~10m 2. 会车视距 定义: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构成: (1)反应距离:双向驾驶员及车辆 (2)制动距离:双向车辆 (3)安全距离:双向车辆保持间距 会车视距SH约等于2倍停车视距。 3. 超车视距 (1)定义: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2)超车视距的构成: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加速 S1 超车(逆向行驶) S2 安全距离 S3 对向行驶 S4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全超车视距 S’4 S’4 式中:V0——被超汽车的速度(km/h),较设计速度低10~20km/h; t1——加速时间(s), t1=2.9~4.5s; a——平均加速度(m/s2)。 ①加速行驶距离S1 当超车汽车经判断认为有超车的可能,于是加速行驶移向对向车道,在进入该车道之前所行驶距离为S1: 3. 超车视距 (1)定义: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2)超车视距的构成: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加速行驶距离S1: 3. 超车视距 (1)定义: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2)超车视距的构成:超车视距的全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②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 ③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 S3=15~60m ④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S4: 全超车视距为: S超=S1+S2+S3+S4 t2=9.3~10.4s t1=2.9~4.5s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为: 对向汽车行驶时间大致为t2的2/3 ,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为: 加速 S1 超车(逆向行驶) S2 安全距离 S3 对向行驶 S4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全超车视距 S’4 S’4 全超车视距为: S超=S1+S2+S3+S4 3.6.2 行车视距标准 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 2. 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而采取分道行驶措施的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 3. 具有干线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