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水 利 水 电 工程 学 号: 1108070222 姓 名: 余官荣 指导老师: 邹爽老师 提交时间: 2015年1月6日 拱坝课程设计 一、目的 1、学会初拟拱坝尺寸的方法; 2、掌握拱坝坝肩稳定计算和应力计算; 3、进一步认识拱坝的结构特点。 二、基本资料 (一)、水文、气象及泥沙资料 某水库所在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立体带状气候明显,其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流域内无气象观测资料,其气象资料参照威宁县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0.4℃,最冷月1月平均1.9℃,最热月7月平均17.7℃,极端最高气温30.6℃(1963年5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5.3℃(1977年2月9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大在秋季,达85%左右,最小在春季,在73%上下,全年平均雾日数76.0d,年平均日照时数1805.4h,为贵州全省各县之冠。全年无霜期208.6d,大风日数29.3d,冰雹日数2.6d,雷暴日数66.4d,雾日天数83.7d,降雪日数32.2d,最大积雪深度27cm。多年平均风速3.2m/s,最大风速20.7m/s,全年以SE(东南风)风为多,频率为17%。 流域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由于地势较高,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较其它地区低。流域内地表径流主要来自降雨,但降雨时空上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每年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0-90%。暴雨一般出现在5~10月,日降雨量大于100mm的暴雨主要出现在6~8月,汛期比其他地区出现晚,降雨量较其它地区少,根据威宁县气象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9.7mm,丰水期(5~10月)平均降雨量795.4mm,占全年降雨量的87.7%,枯水期(11月至次年4月)平均降雨量114.3mm,占全年降雨量的12.3%,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05.9mm(1984年7月23日),降水量≥0.1mm的日数193d,降水量≥10.0mm的日数28d,降水量≥25.0mm的日数7d,降水量≥50.0mm的日数1.3d,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82.5mm(20cm蒸发皿)。吹程为600米。 (二)特征水位 表5-5 主要建筑物特征水位及流量 序号 部位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水 库 校核洪水位(P=0.2%) m 1892.71 2 设计洪水位(P=2%) m 1892.5 3 正常蓄水位 m 1892.5 4 死水位 m 1885.8 5 校核洪水位最大下泄流量 m3/s 756 6 相应下游水位 m 1862.86 7 设计洪水位最大下泄流量 m3/s 362 8 相应下游水位 m 1861.29 9 淤沙高程 m 1876.25 (三)、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下坝址河谷深切,为横向谷,河流由SE(东南)向转向NE(东北)向。两岸坡山体地形坡度较陡,其中在1890m高程以下地形坡度较陡,基岩裸露;上部地形稍缓,为坡耕地、林地和荒坡,残坡积层厚度最大达10m,一般3~5m;地形为浅切中山地形,河谷地形呈较宽缓的“V”形谷,河床冲积层厚度达8.8m。右岸坡在1889.5m高程修建有一条通乡油路,宽9m左右。两岸地貌主要为侵蚀切割形成的尖棱状山脊地貌,为侵蚀构造类型。下坝址河面高程1858.60m,河面宽43m;坝线位置河谷地形在1894.5m高程时宽高比为3.0,下坝址河流位于二塘向斜北东翼,靠二塘向斜轴部发育。坝址区右岸坡上游80m位置发育一条小溪沟(即锅厂小河),为下切侵蚀型溪沟,锅厂小河交汇口高程1859.0m,溪沟地形随着山体地形的抬高,溪沟河床在1890m高程以下基岩裸露,基本上无冲积层,两岸多为耕地和林地,残坡积层厚度不大,一般为3m左右。 3、地层岩性 下坝址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玄武岩,地层总体倾向河床下游,其在坝址区分布特征是坝址地形与岩层之间构成横向河谷。综合槽探、硐探、钻探和地表地质勘察资料,坝址区左右岸坡残坡积层厚度达3~5m,局部地段深达10m,河床上第四纪冲积覆盖层厚度为8.8m左右。 某水库下坝址的岩土层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1)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厚度10~1294m。属岩浆岩地层,主要为暗绿、暗灰蓝、油绿色细粒玄武岩、拉斑玄武岩,上部夹一层厚度4~6m的玻屑凝灰岩,在1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