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ote: by convention, when we view patients images, right and left are reversed so that it appears that you ar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person looking at them. Any mention of right or left on this site refers to the patients right or left. 阻生牙(impacted tooth) 概念 由于各种原因(骨或软组织障碍)导致其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阻生牙(impacted tooth) 原因: 1.颌骨发育不足,无足够间隙容纳全部萌出的牙。 2.颌骨结构异常导致的牙齿萌出异常。 3.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位置、形态、数目以及萌出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导致的异常。 一、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一)Anatomy 1.骨板颊侧厚舌侧薄 2.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复杂 3.颊侧有颊长神经, 舌侧有舌神经 4.下颌角处骨质薄弱,抗外力差 5.智齿形态变异大:冠、根 一、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Removing of 3rd lower molars may cause problems. Check carefully whether you think you will be able to extract the tooth. If you doubt, you better refer. (二)【适应证】 【禁忌证】 1.反复发作的冠周炎。 2.本身或引起邻牙龋坏;邻牙远中牙槽骨吸收或牙根吸收者。 3.引起神经痛、形成含牙囊肿或牙源性肿瘤以及可疑为病灶者。 4.造成牙列拥挤、张口困难或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诱因者。 5. 因正畸需要拔除者。 【禁忌证】 与拔牙术相同 可考虑保留的智齿: 1.可做修复的基牙 2.姑息保留 3.无症状及病变完全埋伏牙 4.作为第二磨牙的移植或替代牙 5.作为第一磨牙的替代牙 (三)临床分类 1.根据下颌7与下颌升支的距离 第Ⅰ类 第Ⅱ类 第Ⅲ类 2.根据牙在骨内的深度和牙的萌出程度 高 中 低 3.根据与下颌7的牙体长轴 4.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和下颌牙弧度曲线 颊侧移位 舌侧移位 正中位 5.根据阻生智齿表面覆盖组织的不同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四)术前检查 1.口外检查 炎症情况 下齿槽神经情况 2.口内检查 张口度 阻生牙的阻生及萌出情况 周围组织情况 邻牙是否有龋、松动或叩痛 3.X线摄片检查 阻生牙的位置、类型、牙根数目、分叉等情况 与邻牙及下齿槽神经管的关系 4.了解阻生牙在骨内的深度 (五)阻力分析 (五)阻力解除方法 1.冠部阻力 软组织----切开—分离 骨组织----去骨 2.根部阻力----根部解剖形态 增隙– 分根--劈开--去骨 3.邻牙阻力----劈开—分解 概念 原因: 一、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一)解剖 (二)适应证 【禁忌证】 (三)临床分类 (四)术前检查 (五)阻力分析 (六)拔除方法 二、上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三、阻生上颌尖牙拔除术 (六) 拔除方法 严格无菌操作 完善的麻醉 精良的器械 合理的方案 (六) 拔除方法 1.手术步骤 1)麻醉 骨膜下浸润 三点注射 2)切开及翻瓣 3)去骨 4)劈开分牙 5)增隙 6)挺出或拔出 7)拔牙创处理 8)缝合 9)压迫止血 (六) 【拔除方法】 2)切开及翻瓣设计原则:暴露充分;血供良好;缝合后组织瓣下有骨支持 远中切口从第二磨牙远中面约1.5cm处开始,向前切开抵第二磨牙远中。勿偏向舌侧。 颊侧切口沿第二磨牙颈部切开达第二磨牙近中。再成45°向前下,切至前庭沟上缘。勿超过前庭沟。切透骨膜。自远中和颊侧切口交界插入分离器,掀起组织瓣。一般舌侧牙龈不剥离。 3)去骨 目的;方法 骨钻或骨凿凿去部分覆盖骨板,暴露牙冠最大径及近中颊沟为原则。避免暴露第二磨牙牙根,先在第二磨牙颊远中角之后凿一与牙槽嵴垂直沟。从此沟的下端凿一 水平沟,直抵牙面,即可暴露牙冠的颊侧。然后去除覆盖于牙冠远中部分骨质。 双斜面骨凿,放置在近中颊发育沟,纵劈法或斜劈法分为远近中二部分。锤击时托住患者下颌,锤击力与骨凿方向一致,用力不宜过猛,以防舌侧骨板折断,牙齿被推入翼下颌间隙。使用涡轮钻去骨和离断阻生牙,具有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5) 增隙 6)挺出或拔出 劈牙后,选用薄挺,插入劈裂线,先挺出远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