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南京盐城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pdfVIP

【历史】2019南京盐城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盐城市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 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 .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 .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 .《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 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 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 .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 C .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 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 3 .罗仲辉《印刷史话》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 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 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 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 .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 .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 .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4 .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明 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 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据此可知 A .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 B .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 C .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D .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 5 . 《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 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 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 A .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 B .翰林院成为了中枢权力机关 C .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 D .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 6 .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 “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 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 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导致 A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 .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完全沦为了西方列强工具 7 .1876 年 6 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后由中国买断并拆除。时任两江总督 沈葆桢认为“(洋人)不告而擅为之,于国体有损。既买归中国,断无自乱关章,以开漏 税之端。”由此可知吴淞铁路的拆毁 A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B .带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性质 C .遏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D .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8.1918 年 8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偶像破坏论》一文,文中指出:“其实君主 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 国。”他呼吁:“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该言论在当时 A .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 B .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C .标志新文化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