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侧壁导坑开挖法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单
单位工程名称:西宝铁路客运专线小村隧道
工程
项目
西宝客运专线小村隧道
工程
部位
DK627+770-DK628+030
DK628+330-DK628+618
接受
班组
隧道作业队
工程
数量
进度
要求
一、设计要求
DK627+770-DK628+030、DK628+330-DK628+618设计要求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
二、施工程序及技术操作要点
正洞Ⅴ级围岩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就是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中间剩余部分。其原理是:把隧道大断面分成多个小断面施工,每个断面单独掘进,最后形成一个大的隧道,且利用土层在开挖过程中短时间的自稳能力,采用网状支护形式,使围岩和土层表面形成密贴薄壁支护结构,且用中隔壁承担部分受力。
本隧道双侧壁导坑法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先开挖一侧导坑,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每个循环开挖长度控制在1~2榀拱架距离即(0.6~1.2m)。待导坑掘进10~15m距离后即可进行另一侧导坑施工,此时两侧导坑可以相互独立作业继续往前掘进。当两侧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m左右即可进行拱部开挖,开挖预留核心土平台便于修边和初期支护的施工。然后即可进行下台阶的开挖,以及仰拱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 )施做两侧拱部超前支护,开挖两侧上台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打设拱脚锁脚锚杆并架设横撑。
2 )继续向下开挖两侧土体,施做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打设墙脚锁脚锚管并架设横撑。
3 )打设中部拱部超前支护,开挖中部上台阶土体,施做拱部初期支护。
4 )继续向下开挖中部土体,架设横撑。
5 )向下开挖两侧剩余土体,施做初期支护后拆除两侧底部横撑。
6 )向下开挖中部剩余土体,封闭初期支护结构拆除底部剩余横撑。
7 )拆除部分临时支护,先施做仰拱二衬,然后施工隧道填充。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安全距离即40m以内。
8 )拆除剩余临时支护及横撑,施做拱部二衬,封闭结构。二衬与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安全距离即90m以内。
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欠挖,机械开挖时预留30 cm由人工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保证岩面圆顺,及时初喷4 cm混凝士以封闭暴露围岩,增强岩体的整体性,为初期支护的后续工作争取安全时间。
(2)严格控制钢架的加工质量,减少安装拼接的时间,且易保证安装质量,其线形圆顺能避免应力集中,此外,确保钢架间连接牢固,必要时可加焊钢筋。
(3)锁脚锚管是保证初期支护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拱脚和墙脚位置初期支护受到较大竖直压力和侧向压力,此处的锁脚锚管保证了工字钢在受到侧向力时不发生向洞内的位移变形,同时可以起到抑制拱架整体下沉的作用,从而保证初支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力稳定。在施工时将锚管尽量垂直于拱架打设并与拱架靠拢.使其与拱架的接触面积最大.安设时将其长度略超出于拱架,超出的部分采用Φ22钢筋进行对拉焊接,卡住钢架,锚管、钢筋与钢架接触的部位均应焊接牢固。锚管根据实际变形情况,除认真施做锁脚锚管保证质量外,可增设锁脚锚管数量。
(4)扩大拱墙脚是减少拱顶下沉量的有效措施,扩大拱墙脚增大承压面积,既有利于施工过程中竖向压力的传递,也有利于该节点横向受力的稳定。实际施工中拱脚宽度宜大不能小。
(5)在拱架下垫设混凝土垫块,以增大地基承载力,减小初期支护闭合前的整体下沉量。垫设垫块时,应备有相应楔子。
(6)喷锚时应注意钢架背后与围岩应喷实密贴,若不密贴可采用同级混凝土垫块填塞密实或采用注浆,以保证初期支护钢架背后无空洞,以利于钢架和围岩形成联合支护体共同受力。
(7)及时进行仰拱、二衬施工确保安全的根本措施。仰拱、二衬要及时浇筑,与掌子面间的距离不得大于规定的安全距离。仰拱与掌子面的安全距离为:Ⅳ级小于50m、Ⅴ 级小于40m。二衬与掌子面的安全距离为Ⅳ级以上小于90m。
(8 )预留开挖变形量,施工前期按设计量预留,通过监控量测及时进行调整。
三、安全注意事项
1隧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根据其断面和作业环境合理选择机型,划定安全作业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隧道采用人工开挖时,作业人员应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并设专人指挥。
2 隧道在开挖下一个循环作业前,必须对照设计检查初期支护施作情况,确保施工作业环境安全。
3 当隧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情况及时变换适宜的开挖方法。
4 采用分步法开挖的临时支护应根据监测量测结果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5m。
主要附件
施工负责人
工程技术负责人
安 全 员
质量监督检查员
交 底 人
交 底 时 间
工 段 长 签 知
班组签知
文档评论(0)